莫言,本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平安村,直到20岁才离开家乡。自上世纪80年代发表作品以来,他几乎所有的小说故事,都围绕着以故乡为原型创造的文学世界“高密东北乡”展开。早年,莫言因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成名,而他的一系列乡土作品,也都充满了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其中,他还在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红高粱》小说中,用了自家邻居的真名实姓。
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中国籍作家。
这里要说的是早在年,北京闹“非典”期间,感觉“憋得慌,很想回老家去”的莫言,提笔写了封家书,名为《写给父亲的信》。这是自从老家安了电话以后,他第一次写信给自己的父亲。
如果说凡是“回不去”又挥不开的一种笼罩就叫乡愁的话,那么他在这封信里所念叨的家乡的大蒜、大葱、馒头等,就不只是在北京吃不到的食物滋味了,而是已成了具有文化寓意和精神寄托的故乡“特产”,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乡愁了。而在此信的末了,他还附上了一篇小文章,通过记述自己父亲由前半生严厉到后半生随和的转变,寄寓自己对附着于家庭往事之上,那一派浓郁亲情的怀想与眷恋。他甚至坦言,没有当年父亲的严厉,怎会有今天成为作家的我。
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并非完全虚构
莫言的故乡是山东省高密县(今高密市)东北部的大栏乡。年参军之前,莫言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由于文革中,莫言家的“中农”成分,加上“他和老师之间闹了些不愉快,便失去了上中学的资格”,不得不回家务农。自此,莫言像成人一样劳作,在孤独的成长中,学会了“自言自语”,大家却都不知道他究竟嘟哝些啥。这让父母一度很担心,都觉得他“有毛病”。后来,他给自己取的笔名叫“莫言”,意在提醒自己少说话。
那个年代,当兵是所有男孩的最高理想。经过4次报名,年,莫言终于如愿参军。在部队期间,他开始写作,年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年秋,著名作家徐怀中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创建文学系,他看到莫言的《民间音乐》后,十分欣赏,破格给了莫言参加考试的机会,莫言顺利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年轻时的莫言
同年,莫言因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其后,他又创作了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里边的人物,都活在一个叫作“高密东北乡”的地方。随后,莫言创作《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四十一炮》《生死疲劳》《檀香刑》《蛙》等一系列乡土作品,也都围绕着这个似实非实的地方展开,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他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但是,这个“高密东北乡”,不再是地理意义的高密县大栏乡,而是莫言以故乡为原型,用文字构建起的一个充满近乎乌托邦式理想主义色彩的地方。
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作为其原乡的缩影,无异是一种全新的创造,从这里升腾而起的关键词是:民间,生命力,图腾,自然力,狂想,暴力,祖先,历史,血痕,等等。莫言高举起“高密东北乡”大旗,把这片土地上的河流、村庄、痴男怨女、地痞流氓、英雄好汉等统统写活,创建出一片文学国土,而他自己则俨然成了这片文学国土上的国王。
给莫言赢得最多北京治白癜风的价格ios开发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zz/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