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看客
——读莫言作品有感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我才开始阅读他的作品。最开始阅读了《蛙》,之后是《红高粱家族》《檀香刑》,再之后是一些中短篇小说,直到今年寒假我才把《丰乳肥臀》读完。
读过这一系列作品之后我突然觉得读莫言小说的整个过程犹如盗墓,你必须忍受着对死亡的恐怖,忍受着弥漫其中的污晦之气,忍受着血腥和残酷,揭开一层层腐尸烂骨的铺垫,最后直到把你折腾到半死时方能见到真正的宝藏。这还得有一个前提:你必须是一个识货者。
如果不识货很可能会错过这些蕴含在污垢杂物当中的真正的宝藏,你可能会用力摇摇被污秽之气熏得涨痛的头,口中吐出一口浓痰,暗骂一句:满口污秽,欺世盗名!但是当你真正读懂了莫言的作品,你就会拥有了照亮近当代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态发展脉络的丰厚精神宝藏。
初读莫言文学作品,感到一种莫大的精神折磨。为什么不能直面叙述而是层次颠倒?为什么把美丽善良的东西描写得丑陋残酷?为什么大篇幅描写血腥和死亡?为什么性情温顺的动物却都要张着血盆大口?为什么总是以悲情开始而又以悲情结束?忍耐着吧,要想淘到宝藏你就必须忍受!要想弄懂真正的大悲悯你就必须忍受!
清风明月、和风细雨、花好月圆不是莫言的风格。他的故事里只有朝代更迭、战火纷乱状态下的大悲悯,民族生态的大灾难、民俗风情的大磨难,唯有如此才能叩问历史,才能拷问良知,才能引发世人悲情的思考。
莫言的作品犹如一幅抽象晦涩、生硬粗野的立体画作,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浓重的漫无边际的蓄意涂鸦,根本寻找不到美感,但是等到他画笔落地,你就会清晰地看到一股高高挺立的脊梁在画里,无数苦难悲情的生态脸谱在画里,面目丑陋却钢骨铮铮。历史曾经如此推演过,战争曾经如此倾轧过,社会曾经如此动荡过,百姓曾经如此悲凉过。
敢于展现社会丑陋的作家是真正大无畏的作家,敢于批判民族劣性的作家才是有着民族良心的作家。当代社会歌功颂德者众,粉饰太平者众,敢于揭露出社会疥疮者寥寥,敢于挑破疥疮脓液者更少,莫言是真正的勇士和斗士,我们的民族太缺少这样的作家了。近代有一个鲁迅,当代只有莫言。这样的勇士能让读者深刻地思考,这样的斗士能够让生活在纷乱社会的众生回头舔舐自己曾经破裂的伤口进而思索如何更健康持续地继续今后的路。
这样的作家是拷问灵魂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是有社会担当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是真正有资格摘取诺贝文学奖桂冠的作家。
作为艺术的鉴赏者,有人喜欢线条明朗、形象逼真的工笔画,有人喜欢风景秀丽、云淡风轻的山水画,有人喜欢色彩艳丽、大气磅礴的油墨画,而真正喜欢层次混乱晦涩难懂的抽象立体画的又有几人呢?我不敢说自己喜欢,如果让我选择在客厅悬挂艺术画作的话,我想我真的不会选择后者,如果选择了,我会经不住众口的责问和轻佻的诘难。
在对艺术的鉴赏方面,我其实也是一个虚伪的看客。
文|杨玉美 山东阳信人,笔名青杨梅,滨州市作协会员。作品先后在成都图书馆《喜悦》杂志、《滨州日报》、《鲁北晚报》等报刊发表。在短文学网和“句点论策”百癜疯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zz/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