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高考小说阅读原创试题莫言小说卖白菜


莫言年2月17日出生,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代表作品《红高梁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蛙》《天堂蒜薹之歌》等。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诺奖评委授奖词: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本期主持辽宁周老师)

名家经典

卖白菜

莫言

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感到阵阵忧伤。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节选自莫言《卖白菜》,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北方农村的故事,语言朴实、真挚,情节张弛有度,主题耐人寻味。

B.“我”一看母亲要卖家里仅剩的三棵白菜就哭了,是因为“我”同母亲一同侍弄白菜,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

C.老太太不会算账,母亲算不清,“我”在地上划算,多算了一毛钱,可见没文化是当地人贫穷的主要原因。

D.作者写老太太付钱时,连续使用了“摸”“揭”“伸”“沾”“数”等动词来表现她动作的缓慢和态度的慎重。

E.作者为我们描述了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虽然故事真实,但也加入了一些想象和夸张,比如小白菜像个和尚头。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6分)

3.请以第一段为例简要分析细节描写对刻画母亲形象的作用。(6分)

4.“我”给老太太多算一毛钱的做法应该吗?请结合作品加以解说,并谈谈小说结尾母亲的泪水和“我”的沉痛对你的启示。(8分)

《卖白菜》参考答案:

1.A、D(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B选项中“我”不愿意卖掉白菜,还有对年的盼望之情。C选项中“我”多算了一毛钱是故意的,不是没文化的表现。选项中的分析是无中生有。E选项中的“加入了一些想象和夸张”错误,“小白菜像个和尚头”是比喻,不是想象和夸张。)

2.①自然环境,冬天、早晨、清冽的寒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令、时间、天气,突出寒冷,衬托被剥了的白菜的鲜嫩,为后文白菜的冻伤埋下伏笔,也烘托了人物内心的忧伤。

②社会环境,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贫穷、饥饿的年代,临近春节的无奈,使故事充满真实感和历史感,更能突出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母亲形象。

3.①用“苦着脸,心事重重”描写母亲的神态;②用“走来走去”“,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描写母亲的动作;③用“瞥”、“锁定”、“端详”描写母亲的眼神。这一系列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那沉重而无奈的心理状态,写出了从犹豫不决到痛下决心的心理变化,塑造了因为家境贫困而愁苦的母亲形象。这些细节描写充满感情,使母亲的形象丰满,富有艺术感染力。

4.“我”的做法不应该。①虽然“我”对那棵小白菜有特殊感情,但卖白菜是母亲的决定。②老太太买白菜百般挑剔和不信任母亲,因为老太太是买主,并且她也很贫穷。③虽然“我”家很贫穷,但也不应该欺骗。

贫穷没有击倒母亲,但儿子的欺骗让母亲留下了眼泪,儿子再懊悔,也无法弥补母亲心灵的伤痕。给我的启示如下:①人穷志不穷,到什么时候也不应该丢了诚信,这是做人的尊严。②有一种孝顺,就是给父母争脸,让父母在人前受辱,就是最大的不孝顺。现在我们的年代不再贫穷和饥饿,但我们也会遇到考验,让我们在考验面前永远保持做人的尊严。

赞赏

长按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银川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ly/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