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快乐
如山威严,似海柔情。父爱常被“如山”形容,可这个词似乎有些模糊。可以说父亲如山般沉默,责任如山般沉重,也可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与父亲的关系没那么亲昵,如山般隔阂。
父亲节要来了,我们总在寻求某种勇气向父亲表达爱意,但我们就跟父亲一样,爱,难以启齿。不如,这个父亲节,我们悄悄为爸爸写封信吧。用缓缓文字道出爱意深沉。
今天,“青读”为您诵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写给父亲的信》,或许您听后会有所启发。
DAD听读写给父亲的信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大:
自从家里安装了电话,再也没有给您写过信。最近刚写完了一部名叫《四十一炮》的小说,胡编乱造的故事,与家乡无关,更与村子里的叔叔大爷们无关。
自从在《红高梁》里使用了村子里人的真实姓名惹得人家不高兴后,我汲取了教训,再也没有犯这种错误。今年春天北京闹“非典”,我们被封闭了三个月,憋得慌,很想回老家去,但听说从北京到山东的人,先要隔离半个月,怪麻烦的,只好罢了。
前几天父亲节,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叫《父亲的严厉》,写得不好,但还是抄给您看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四十多岁,正是脾气最大、心情最不好的时候。在我们兄弟们的记忆中,他似乎永远板着脸。不管我们是处在怎样狂妄喜悦的状态,只要被父亲的目光一扫,顿时就浑身发抖,手足无措,大气也不敢再出一声了。父亲的严厉,在我们高密东北乡都是有名的。我十几岁的时候,经常撒野忘形,每当此时,只要有人在我身后低沉地说一声:你爹来了!我就会打一个寒战,脖子紧缩,目光盯着自己的脚尖,半天才能回过神来。村里的人都不解地问:你们弟兄们怕你们的爹怎么怕成这个样子?是啊,我们为什么怕父亲怕成了这个样子?父亲打我们吗?不,他从来没有打过我们。他骂我们吗?也不,他从来没有骂过我们。他既不打你们,也不骂你们,那你们为什么那样怕他呢?是啊,我们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怕父亲。我们弟兄们长大成人后,还经常在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但谁也说不清楚。其实,不但我们弟兄们怕父亲,连我们的那些姑姑婶婶们也怕。只要听到我父亲咳嗽一声,便都噤声敛容。用我大姑的话说就是:你爹身上有人毛。
我父亲今年已经80岁,是村子里最慈祥和善的老人。与我们记忆中的他判若两人。其实,自从有了孙子辈后,他的威风就没有了。用我母亲的话说就是:虎老了,不威人了。我大哥在外地工作,他的孩子我父母没有帮助带,但我二哥的女儿、儿子,我的女儿,都是在他的背上长大的。我的女儿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见了爷爷,还要钻到怀里撒娇。她能想象出当年的爷爷咳嗽一声,就能让爸爸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吗?
后来,母亲私下里对我们兄弟说:你爹在外边混事,忍气吞声,夹着尾巴做人,生怕孩子在外边闯了祸,所以对你们没个好脸。母亲当然没说父亲要我们原谅的话,但我们听出了这个意思。但高密东北乡的许多人说,我们老管家之所以出了一群大学生、研究生,全仗着我父亲的严厉。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还真是不好说。
看书莫言散文作品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莫言的40余篇散文,对于散文爱好者和读者青年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非常值得一读。了解作家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强”。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认识“读”书人
于文嘉
莫言用朴实的文字写信感恩父亲,看似清淡的家长里短道出了深厚的亲情羁绊。由严父到慈父,这种转变在中国的家庭中是何其相似,但无论严或是慈,终归父爱如山,情深似海。
许淼
父亲、子女常被形容相遇一场始终目送,有人说不必追任谁赶不过时间,或许远的不是距离而是心意的传达。《写给父亲的信》寥寥数笔蕴深沉爱意,纸短情却长。愿“倾听”与“诵读”的您、我在莫言先生的家书中,找到向父亲表达爱意的力量,在这个父亲节让我们一起不吝爱意倾情告白吧。
相遇“青读”传承文化,诵读经典
读书可怡心修身,从今天起,“青听“邀请您身边的“读”书人,以声音倾情演绎经典文学作品,以声音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小编也向您发出邀请,欢迎您通过哪里白癜风能治好白癫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ly/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