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
肉质肥厚、鲜美爽脆,入口清爽,开胃醒味。
喜欢吃海鲜的人想必都不曾会错过这种美味——“水产珍宝”海蜇。
海蜇,在生活中还被人们称为水母、石境、蒲鱼等。从表面上看,海蜇形如伞状,色略呈浅红,体盘下有一柄,下端开口,边缘生着许多触手。随波逐流时,宛如俏丽女郎,肩披金发,身着纱裙婆婆多姿。
▲海蜇
当然,海蜇可不止外形漂亮,其自身的营养也十分的丰富。海蜇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此外,沿海的渔民还会经常拿海蜇来治病,要知道,夏季可是肠炎的感染季,而适当吃点海蜇则有助于缓解。
▲海蜇海蜇与龙女的故事
关于海僧水母,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传说。据说,法海禅师因为干涉白娘娘和许仙的婚事,闹了个水漫金山,害了千万生灵。
玉皇大帝非常生气,要求去捉拿法海掸师。法海和尚东躲西藏,无处藏身。后来,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蟹壳中去躲藏。仓皇之中,法海和尚不小心把僧帽弄丢了,这帽子就变成了漂浮在水中的海蛰。
▲活海蜇
也就在那一天,东海龙王的小女爱上了凡人鱼郎,趁月黑人静时偷偷地逃出了龙宫。龙王得知爱女弃宫出走,慌忙派出了虾兵蟹将去追寻。
虾兵蟹将越追越近,龙女忽然发现海面上有一个漂浮的东西,急中生智躲了进去。龙王一怒之下施了个法术,喊道:“定”,从此,龙女再也没有从帽子底下钻出来。
至今,人们揭开海蜇伞一样的体盘,还能看到一尊面容白皙娇嫩、金丝银发的“少女”。
▲海蜇
据传,龙女遭到父王陷害后,身陷囹圄,愈觉父王残忍,于是她干方百计地搜集海中毒素,希冀有一天同父王决一胜负。这也是人们在捉捕海蛰时,稍有不慎便被蜇得一片红肿的原因。
当然,这个传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咱们在捕捉海蛰时需加小心倒是真的。
▲处理海蜇海蜇到底有多营养?
关于海蜇做出的美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人们这么喜爱海蜇,原因之一便是它富含丰富营养。
海蜇的营养极为丰富,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质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毫克、碘微克以及多种维生素以及丰富的胶原蛋白与其他活性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海鲜食品。
▲海蜇
克海蜇丝的脂肪含量也很低,吃一盘海蜇丝相当于只吃了一个半苹果,而且又大大满足了你的口腹之欲。想减肥的小伙伴可以把它加入菜谱了。
并且海蜇还是一味治病良药,是很多中药处方的重要成分,据《本草纲目》记载:有气味,碱温无毒,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烫火伤。
▲海蜇
同样众多的经验药方以及研究报道也表明:海蜇对高血压、慢性气管炎、哮喘、胃溃疡、风湿等多种病症有很好的疗效。有些含海蜇成份的药方甚至都可以用于癌症治疗。
由此可见,海蜇不但是颜值出众的海鲜代表,它其中蕴含的营养成分也不输于其他海鲜食材。
▲海蜇关于海蜇:南通的N种吃法
南通人向来以海鲜丰富为傲,然而在海鲜中,堪称水产瑰宝的海蜇是有别于鱼虾的异类,它以其奇特的外形、独特的风味、百余种做法而备受青睐。
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谈谈南通人是怎么样换着花样吃海蜇的!
用海蜇做菜,要脆则脆,要酥即酥,要形有形,要柔滑能柔滑,要晶莹就晶莹,要什么味儿就有什么味儿。但南通人却把海蜇“玩”出了花样,比如这道非常著名的菜肴海底松炖银肺。
▲海底松炖银肺
“海底松炖银肺”是南通的一道传统名菜。据了解,这是南通著名儒医金聘之为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设计的一款食疗菜,因其味道独特又养生,后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经典佳肴。
“海底松炖银肺”,所谓海底松,就是咸菜海蜇头,因其形似松枝,故称为海底松,银肺则取食材猪肺。这道菜的原料并不复杂,但制作工艺却十分考究。
▲鸡汤
为了让猪肺颜色更加纯白,在清洗过程中大厨需要用清水灌了多次。在炖银肺前,要额外准备了一锅刚刚炖好的狼山鸡汤,这是为了让“海底松炖银肺”的汤更加鲜美,这道菜的汤其实是鸡汤。取出整鸡后,厨师将猪肺放入鸡汤中继续烹煮。
在文火慢炖的这段时间里,就要开始准备海蜇。首先将海蜇头的衣膜撕去,分块洗净后,在沸水锅中煮约10分钟,使其酥软,然后捞出在清水中浸漂涨发。随后,再取来一块火腿肉,加少许烧酒蒸。
▲处理海蜇
经过耐心等待,猪肺终于炖至酥烂。最后只需要开锅将其盛入一个大汤碗,周围放入准备好的海蜇头,再放入几片火腿肉。如此这般,一道“海底松炖银肺”算基本完工。
此外,如果是在为老人庆寿的时候,那么这道菜是必须要让老人品尝的,寓意松鹤延年。当然,美好的寓意也是有其一定道理的,因为除了独特的口感,这道菜的另一功效便是养生。
▲海底松炖银肺
著名美食家吴乃宗是这样点评这道菜:“咸菜海蜇头形似松枝,色似琉璃,口感酥松似梨,猪肺色白如银,形似鹤羽,嫩如豆腐,入口即化,汤清见底,鲜香中泛出猪肺、海蜇、火腿三味相融出的特殊韵味。”
看到这里,想必小伙伴们都流下口水了吧!如果你看得眼馋了,那就找个机会试一试这道佳肴吧~
—END—
“在看”吗?在看就点一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jj/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