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西游记应该怎么读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声音

声音

李天飞

应该说,《西游记》是一部最好读的书,上到七八十岁,下到七八岁,都喜欢看。

然而,《西游记》又是一部最难读的书,因为只要翻开就会发现,里面很多地方,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比如:

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

这不就是86版《西游记》的《夺宝莲花洞》和《斗法降三怪》么?然而为什么非得起这样的题目?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聊一聊,应该怎么读这本书。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我们现在聊的《西游记》,如果不是特别指出,全是指以明代世德堂本为祖本的“百回本《西游记》”,今天市面上绝大多数《西游记》,都是从这个系统来的。在它之前、同时和之后,当然有其他版本的《西游记》,但那是版本学专家的研究领域,我们一般不会涉及。

(世德堂本西游记)

另外,这么多版电视连续剧播了之后,我们对《西游记》的情节是很熟悉的。然而也有问题,因为电视剧为了影视效果,做了很多改编。例如大家最熟悉的“猪八戒背媳妇”,这就是一个改编,原著里是没有的。

其次就是关于这本书的作者,绝大多数出版社都标明是“吴承恩”著,其实这是建国后的习惯使然。《西游记》的作者在学界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目前并不能肯定到底是谁著的。

有朋友问:到底是谁著的,这件事很重要么?对于我们吃瓜群众来说,你们学界爱怎么吵怎么吵,我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只要有一个人著的不就行了么?

当然,知道是谁著的,对一般读者来说并不重要。但是,和每一个读者有关系的是:我们都应该知道,吴承恩或张承恩、李承恩,在明代写一本《西游记》,和莫言在今天写一本《生死疲劳》的概念的不一样的!

因为在21世纪之前,世界上并没有《生死疲劳》这部书——连一个字都没有!这部书完全是莫言在看了一幅六道轮回的壁画之后写出来的!

而在吴承恩或者张承恩、李承恩之前至少二三百年,世界上就已经有了名叫《西游记》的这部书,而且故事框架和今天我们看到的差不太多了!吴承恩或者张承恩、李承恩,做的是再创作和统稿的工作。

所以,我们讨论《生死疲劳》或者《红高粱》的时候,完全可以随便指着一个地方说:这里那里,体现了莫言的想法。

但我们在讨论《西游记》的时候,可决不能随便指着一个地方说:这里体现了“吴承恩”的想法。

就比如“梦斩泾河龙”,元代的《西游记》就有这段故事了,甚至连“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剐龙台上难免一刀”这样的细节都有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明代小说的成书特点,像《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这样的书,都是“世代累积型”的作品,是几百年来经不同的作者陆陆续续写成的。

有朋友问几百年来大家都知道怎么写么?这个不用怀疑,因为像这种书,都是从说书人的底本变来的,故事情节都是链条式的,加一节或删一节,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凡“世代累积型”的作品,都有这个特点。

至于书里哪些是“吴承恩”写的,哪些是他从过去的本子里继承下来的,现在已经很不好说了。

所以,我们讨论《西游记》的时候,尽量就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讨论,这样是比较安全的。如果全书前后统一起来讨论,就很容易出问题。因为很可能这一段链条和那一段链条,是不同的人加上去的。

就好比孙悟空在压龙山狐狸精那里,有一段内心独白说: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然而我们知道,孙悟空最开始学艺的时候,是拜过须菩提祖师的!这里为什么把他最早的师父忘了呢?

如果把全书当做一个整体,就会得出“须菩提祖师就是如来”的结论!

然而如果不坚持这个前提,就会发现:这段故事和孙悟空学艺那段故事,很可能不是一个人写的!写这段故事的,不知道还有人编孙悟空拜过菩提祖师!

证据就是:这个作者还帮孙悟空回忆了另一个细节:

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

这个事情,前文中也是没有的。与此相似的只有孙悟空被太上老君扔进炉子里烧。但那个叫八卦炉,不叫“九鼎”,也不是油锅,烧了49天,也不是七八天,一个细节都对不上。

事实上,网络上有很多用阴谋论来解释《西游记》,出发点就是原著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而从来不管原著的成书过程是什么。

《西游记》大概可以分出两个层次的内容来:打怪故事和修道寓意。

第一段是前七回。这七回故事,从文笔上看,是一个整体,而且深刻的寓意也很多。

例如孙悟空在学艺前,遇到一个樵夫问路,以及须菩提祖师给孙悟空起名字,这都是从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和六祖慧能的故事直接改编的。须菩提祖师教孙悟空的口诀,又体现了道教内丹术的基本理论。

甚至“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就是一个“心”字的字谜,明明告诉人们“修道必先修心”这样的道理。混世魔王住的“坎源山水脏洞”,也有讽刺修炼内丹的人修炼肾脏、其实是“后天浊水”的寓意。

然而并不是说,前7回贯彻这种修道的寓意很多,那么后93回就必须全有这种寓意。因为前7回原创的成分很大,后93回是唐僧取经,故事早已成型,如黄风怪、火焰山、女儿国等故事,早在元代就有了雏形。这位原创的作者如果参与了后93回的话,大概修改的面大,原创的面少。他只能见缝插针,在可能夹带他私货的地方夹带一番。比如在乌鸡国那一回,强行加了半回左右的“师徒论月”,使故事变得极为拖沓,这就是失败的例子。

其余能留给他夹带私货地方,实在是不多。那么只能在一些细节和回目上做文章。例如车迟国斗法,这个故事早在《朴通事谚解》里就有了,就连孙悟空偷供品的故事都有了。然而他非得加一段孙悟空帮助和尚们拽车过“夹脊双关”的情节,寓意内丹修炼的时候真气过“夹脊”。这算夹带得不露痕迹的地方,然而对情节发展并没有太大必要。

又比如八十一难的设定,这也应该是这位希望夹带私货的作者搞出来的,因为81这个数字,是一个很典型的道教神秘数字。结果他没有想到,如果遇到一个妖怪算一难,一难一难地写下来,这部书将万字还不止!于是只好掩耳盗铃,把打一个怪拆成好几难,这样东墙西墙补下去,总算把40几个故事凑齐了81难。

尤其是最后一难,唐僧回程在通天河落水,这也是他搞出来的。因为在内丹修炼的最后关头,经常有一种说法叫“精怪盗丹”或“魔考”,就是一些妖魔鬼怪来偷你的成功果实。据我听到的道教界传说,今天还有这种事情,致使内丹修炼功败垂成。所以师徒四人晾晒经书的晚上,要有风雨雷电等阴魔作祟,挺过去才算功德圆满,这就是非常明显的内丹学的寓意了。

因为喜欢研究《西游记》,所以经常有记者采访我,他们通常都会这样问我:

“《西游记》原著您读过多少遍了?”

通常我总是很为难,因为我也不知道我看过多少遍了。

并不是我看得太多记不得,而是这件事根本不重要!因为,一部书看过多少遍,和对它是否有深入的了解,并没有正比例的关系。

比起机械的遍数来,深入的了解和广阔的视野其实更重要!

比如有人不停地给我发消息,声称他掌握了《西游记》的“正解”,说《西游记》其实是一部史书,孙悟空、唐僧都是影视嘉靖皇帝、张居正等人的。

还有人坚信,《西游记》通篇是讲一个性爱过程的。他告诉我,大闹天宫是前戏,中间是八十一下,最后是高潮。经就是“精”的谐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不靠谱说法?

我想,假如不是故意哗众取宠,那么,就是视野太狭窄了!

他们以为,一部经典著作,是孤立的,和外界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长时间,只看一本书,只接触一个领域的知识,久而久之,就觉得,这就是世界的全部。

所以,他们只会在这部经典内部翻来倒去,再联系一些自己熟悉的事情。

这样的话,怎么看怎么有关系。

而且,还不想搜集相反的或不同的证据,只要认定了一个说法,就自说自话,不容驳倒。

其实,《西游记》也好,《红楼梦》也好,《论语》也好,它们只是在特定的历史节点上产生的作品,它们横向上、纵向上都和各种元素发生着关系。

所以,包括《西游记》在内的任何一部著作,只是我们认识古代文化的起点,或是一个中间站,决不是终点。

而且,《西游记》的重要价值,除了它的文笔之外,还在于它体现的方方面面的文化背景。

大体说来,《西游记》中包含的元素,可以分为:

1、西游故事

2、纵向背景

3、横向背景

4、学者研究

这就像一个戏台:

“西游故事”是演员,在舞台上为我们表演。

“纵向背景”是后台,提供化妆、造型、特效、音响、灯光。

“横向背景”是幕布,画着布景,让我们看起来带感。

“学者研究”是观众,而且都看得很投入,评头论足带鼓掌。

每一个分支,每一个节点,都可以牵出一大套学问!

而且,每个节点,都不是终点,还可以继续延伸。如果以每个节点当中心,反过来看,《西游记》反倒成了分支!例如里面“横向背景”→“明代思想”→“王阳明”这个节点,就足以成为一个远超《西游记》的三头六臂的核心。

我们天天说的多了不得的“《西游记》原著”,其实指的是百回本《西游记》,或者叫明代《西游记》繁本。它只是在“西游故事”→“西游记版本”→“现存的明本”→“繁本”这个分叉上。

这样一个分叉,当然不是《西游记》的全部!

越是想了解一部书,就越应该去了解它周边的内容。而不是钻在它里面死抠。

会看戏的人,知道:演员是哪一门哪一派,琴师是谁的徒弟,剧场是谁的资本,剧团是哪个老板,谁是票友,谁要唱大轴,谁和谁不能同台……

这些了解得越全面,才越懂戏。才会知道为什么这样演,不会那样演。今天为什么上这出不上那出。

应该说,会读一本书,可以会读很多本书,这种方法是具有普遍性的,不仅限于《西游记》,每一部名著,都可以画出这样一张大表,分若干个板块去研究它。这样才能透彻、全面!

__________

精品推荐

一百集干货

靠谱解读中华奇书《西游记》

李天飞打造

色香味俱全的文化盛宴

扫描







































白驳风那里治得最好
海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zz/2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