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作家莫言到中山大学演讲,很多人去现场听了,更多人进不去。莫言讲的比许多新闻简讯要精彩,小编摘录了一些原话,尤其是关于中学生问他小说中涉及性的内容是否适合阅读,莫言作了妙趣回答。
1、说演讲其实谈不上,一是不会演,二也不会讲,只能说跟大家聊聊。
2、我这次在美国也沾了中大的光,好久没吃中餐,有位姓谢的校友开了9家中餐馆,请我吃中餐。他这次也来到广州,昨天还打电话给我,说没有票来不了,我说我将来单独给你演讲。
3、我找不到什么话题来说,前段时间在美国也曾见过类似的题目,那次讲得比较好,因为我老婆没去(笑),我讲她讲的挺多的。今天她来了。我和她做了一个谈判,我不想让她来,她说我可以不去,但你不许拿我做例子。我今天很多精彩内容被抹掉了,大家姑且听着吧。
4、我的《透明的红萝卜》原型是黑孩子,小说里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开始我没想到要把他写成哑巴,设想他在结尾只说一句话,但写到结尾我也没想到让他说什么,索性就一句话也不说。有人说小说中黑孩子的原型就是我,但我没有认账,因为我还是很白的嘛。但这部小说确实是调动了我的童年经验。
5、有记者去采访我的小学同学们,专门写了篇报道。我现在的同学对我很有意见,看法很多,而且还说世间不公道。有人说当年上学时学习不如我,打架更不是我的对手,干农活也干不过我,凭什么他能得诺贝尔奖,凭什么让我在家做豆腐。听了他们说的话我第一是感到好笑,第二是亲切,第三是感到深深的歉疚。在智力水平和体能方面,小伙伴们远远胜过了我,他们没有更好的机遇,我也感到机遇和命运对每个人的不公道。
6、写小说时,为了获得笔下的亲切感,我会用家人邻居的名字。本想写完再换,但最终总发现“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不可能的任务。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红高粱》就用了邻居的名字,当初拍成电影后,隔壁的叔叔大爷们看后很生气:我活得好好的,凭什么被你弄死了?我明明是杀猪的,怎么在你笔下就剥人皮?父亲请人喝酒吃饭,还要赔不是,还说“我儿子都把我写成土匪种了,我都不在意,你们在意什么”?父亲还是悄悄跟我说能换个名吗?李三写成王五不就行了吗?”我吸取了教训,就把最近热播剧《红高粱》中高密县长曹梦九改名为朱豪三,而在《丰乳肥臀》中我也把“孙文”改成“孙丙”,我学聪明了。
7、《丰乳肥臀》里鸟儿寒被拉到日本挖煤,后来跑到山上在深山老林里做了13年的野人。原型是我的老乡刘连仁,他当时很绝望几次想自杀。他跟我讲述怎样跟狗熊和狼作斗争,翻译小说的日本翻译家对我质疑,说北海道从来就没有狼,我说小说就是小说,也许狼是俄罗斯那边沿着溜冰穿过来的。反正我听老先生讲过。我小说怎么写你怎么翻译。
8、我爷爷不参加人民公社成为自由民。我们那有很多荒地,我爷爷就去开荒,开荒过两年就给人民公社没收,没收后发牢骚,但会继续开荒,过两年又给没收了。我记得爷爷不断开荒种地。他尽管说一辈子不为人民公社劳动,但他在努力地为人民公社开垦土地,这是很荒诞的事情。我说爷爷你帮人民公社办了很多事,起码20亩地是你开的。
9、小说还有动物的原型。小说里写了一头牛,跟我放过的两头牛有关。一头体形健美但懒惰无比,只要套索往身上一放,它啪地就跪在地上,脚踢鞭打棍子抽,火烧它的大腿死活不起来。想让他站起来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套索摘下来,一摘下来腾地就站起来,它坚决不参加人民公社劳动。没有办法,只好卖掉。在高密大集的牲畜市场,每隔两个月就会出现一次,人家一看这头牛长得这么漂亮,是一个干活的好家伙,买回去和我们的遭遇一样。结果这牛的遭遇是不断被买不断被卖,赶集再回来。所以即便是动物也是有个性的。
10、原创具有传奇性,而虚构往往不如人物原型生动且具有独创性。我也曾到海南岛勘探红树林,也曾采访过相关人士,写红树林后有经验的读者批评我,写着写着就把红树林写成了红高粱。无论你多有才华,都不可能脱离生活。
11、我自己很怀念80年代的创作激情,当时一天可以写一个短篇小说,现在一天也写不出字。一方面是体力原因,现在出手太过谨慎,前怕狼后怕虎,想的太多。写作时意识到这样别人怎样评价,别人怎么看,想多了成为自己写作的枷锁。我希望能恢复到天不怕地不怕谁也不管的状态,写出来再说,争取回到当年那种状态去。
12、问:你当时获诺贝尔文学奖时,说要用奖金在北京买房,你觉得什么时候是您出手房地产的时机?
莫言:买房的问题私下探讨,广州的房价比北京要低,是不是考虑一下……我没说。
13、问:“80后”选择作品有困惑,请问莫言老师是否有认可的当代作家?
莫言:能让读者去读第二遍第三遍,第一是小说确实写出了生活和人性的丰富复杂性,这样作品有多遍阅读可能性,如《红楼梦》;第二是语言方面有独特风格,鲁迅的小说就是这样。当代作家的书肯定很多,但我是不评价的。我给自己立规矩,不评价同行的作品,但我在偷偷地读他们的书。
14、问:你会顺应网络文学吗?
莫言:网络文学是客观存在,十几年前就在争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谁胜谁负,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墙壁,好的文学作品不应该有两个。而且后来也证明两者正在合流。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取向肯定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的作品可能我看了很麻木没什么反应,他们也可能一样。这是没办法的事,也无需理睬。写作者视野应尽量宽阔,知道年轻作家在写什么。但让一个作家去迎合读者取阅读者,这种想法是不好的。当今这个时代,没有一个作家是老少咸宜的,都会有自己的读者群体,我的读者不会是年轻作家的读者,有名的年轻作家的读者也不会成为我的读者。《红楼梦》这样的作品也会有人不喜欢。文学标准是有的,但存在一个模糊的地带,不会严格精确到数字化的程度。
15、(学生)问:我看您的书开头会有性部分,不知道适合不适合我看?
莫言:谢谢小同学的坦率,我在台上有些坐不住了。因为我写作时已是成年人,那个时候感觉文学有关爱情性的描写是重要的内容,是对人性刻画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要刻画丰满的人物,多少要涉及到这样的描写,那时年轻胆子大,有时可能要露骨一点。也没有考虑不到我的书会被中学生或小学生来阅读,所以这个问题我感觉到很困惑。或者讲写作的时候要考虑到中小学生作为自己的读者群,有预设会小心谨慎,没有预设会比较放肆,我没有这种预设,所以出现你一读我的书读到这些东西的状况。所以我建议你不要读了。
现在我也知道网络上有很多东西远比小说写的更加……孩子们也会接触这种东西,想要不影响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健康,这是全社会都要关心的东西,作家也要自省,但有更加可怕的东西作家无法控制。怎样对爱情和性正确的认识,过去是成年人的问题,现在蔓延到中小学生,这也是教育部卫生部他们要想的。我最直接的建议是不要听你老师的,不要读我的书,你可以我的一些散文,写母亲的,写乡村风景的,结过婚后再来读我的小说。
版权信息:内容整理来自中大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治白癜风拉萨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zz/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