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宋家泰不会做餐饮的地产人不是好鹅


我曾经在《房地产开发商到底能挣多少钱?》一文中说过,开发商利润率肯定没有街边卖烤串的高,可是,我们只看到卖烤串的想成为开发商,没有开发商想改行卖烤串,这是为啥呢?因为本大利薄利不小,没有多少行业能容纳那么大规模的资金。全国前20强的开发商,任何一家公司的销售额,都比电影全国总票房高。你要有两三百亿的资本想投出去,还真没有那么多行业能承载。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两三百亿的,我还是有不少房地产圈的朋友,投资了餐饮。

有一个朋友,投了一家餐饮,引入了成都餐饮界的爆款“耗儿鱼”。我以前每次去成都,必有一餐是大啖耗儿鱼,辅以扎啤。对赵雷而言,成都是“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对我而言,成都是“走到红星路的四段,坐在耗儿鱼锅前”。这么好吃的的美食,上海的吃货肯定趋之若鹜啊!但是我朋友那家耗儿鱼店,没开多长时间就关张了。我问朋友,产品是爆款,市口也不错,客单价也不高,但为什么还赔了不少钱呢?朋友直撮牙花子,说隔行还是如隔山的。

有一个朋友,投了一家餐饮,装修很有逼格,菜品很有概念,厨师很是厉害,人缘很是广泛,店门口有一个大鱼缸,里面养着浮云一样的水母,我每次去那里吃饭,都在鱼缸面前看上许久,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只是虚名而已,就好像浮云一样。我跟朋友说,您房地产这么大生意不好好做,开什么饭馆?朋友觉得我很洋盘,说做餐饮的高手,一年上千万都赚得,几亿身家的比比皆是。我艳羡不已。不过我朋友那家水母店,开了一段时间后,就变成浮云了。

最近,我又有一个朋友投了餐饮,他叫高玉贵。

我八年前认识老高的时候,他还在一家地产专业类杂志工作,某天他来我售楼处,拎个包,头上汗津津的,希望放个他家杂志的架子给来访客户看。那时我挺爱看这杂志的,每期都有个很有意思的主题,也看得出下了很大功夫编撰,没有拿乔立刻答应了。老高肯定觉得我是个古道热肠的人,那天是他的LuckyDays。其实他不知道我之前扔掉了多少同类杂志,因为上面除了广告就是软文,呵呵,我怎么可能让其他楼盘的广告出现在我们的售楼处呢?老高这本杂志,上面都是北京楼盘的广告,这个可以有。不过可以想见高玉贵当初开拓市场之艰难,为了一本在上海没啥根基的北京地产类杂志,他就这么汗津津的拎着包,一家售楼处一家售楼处的跑。

如果那时高玉贵在每个售楼处不是安个架子而是买套房子,不用做餐饮大佬,他也好几亿身家了。

后来老高去了新浪乐居,成为乐居上海公司总经理杨雯婷的大将(我和杨雯婷曾经做过一次直播《90后,你们会去买盒饭么?》),听说老高做的不错,一年业绩数千万。不过那时我在创业,一直待在丹东,和他没啥合作。据说高玉贵在上海乐居待了18个月,除了业绩不错,还记了11本笔记。别人开会都是在听杨雯婷怎么安排工作任务,高玉贵则在揣摩杨雯婷的工作方法;别人饭后在抱怨杨雯婷的和稀泥,高玉贵则在学习杨雯婷的管理术;别人只是拿了工资和奖金,高玉贵还收获了方法和思想;就像杨露禅到陈家沟向陈长兴学太极,学成后自立门户,高玉贵离开乐居,去了搜狐焦点上海公司任总经理。-年我常在朋友圈看到高玉贵出席活动,因为老高人长得高,人群中高人一头,颇为醒目。

再之后,他去了房掌柜(不是一家客栈,而是一个房地产网站)。

再之后,他去了百芝龙(不是卖灵芝的,而是卖智能家居平台)。

人总是高估一年的变化,低估五年的变化。七年时间,高玉贵身份的几次变化,事业的发展曲线,似乎是一个房地产媒体行业的缩影。力不到不为财,从沪漂跑街先生到楼市媒体大咖,高玉贵的历程证明,在这个时代只要努力,肯定有所成就,所谓“阶层板结说”只是自怨自艾。

有次在世纪公园参加银亿·公园一号组织的跑步比赛,我和高玉贵邂逅。他说自己在工作之余,投资了一家餐厅,叫鹅+,邀请我去吃。鉴于此前我朋友们开餐厅生如夏花之绚烂······的经验,我就赶紧带着老爸老妈老婆儿子去自费吃了一下,主菜是一锅鹅肉,味道很赞,肉汤翻滚,还可以涮青菜。我惊讶的看到我另外一个圈内知名朋友在那里当跑堂,她也是这家店的股东之一,还送了一个气球给我儿子。老高说,他早在搜狐焦点工作的时候就已经想投家餐饮了。一直跟朋友说啊说啊说啊······,于是餐厅开出来时不少朋友也入伙了(怎么让我想起了《阿甘正传》里阿甘开的BubbaGumpShrimp)。

难道房地产调控已经让行业危机到大家都要投资个餐厅当退路了么?

不过看到高玉贵说鹅浑身都是宝的劲头,以及大讲餐厅的标准化、供应链、管理法的热情,我突然想和他一起做次“大神来了”直播。经过数次沟通后,我和高玉贵在9号周日中午12点,在乐居live上将有一个《不会做餐饮的地产人不是好鹅》的讨论直播,在这期节目中,我想问高玉贵以下问题:

1、为啥要做餐饮?都说干了大进大出的房地产后,只有转行做金融投资才过瘾。为啥老高在工作之余,业余活动不是看看书跑跑步写写文章,而是去干一个年营收才几百万的餐饮店?他在地产行业的经验和阅历,对做一个如此古老如此传统的行业,有哪些帮助?受哪些制约?而做餐饮的B2C体会和思考,又对他目前的房地产本行B2B工作,有哪些反思?有哪些启发?

2、为啥要以鹅为主题?而不是以某个菜系为主题?为啥不是以鸡、鸭、牛、猪为主打产品?老高在为餐厅选择一个市场定位时,都考虑了哪些方面的问题?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研究市场?我想了解,老高在地产行业磨练的营销水平,在餐饮行业是高还是低?他在房地产媒体积累的推广楼盘的经验,在推广一只鹅的时候有效么?

3、高玉贵投资这家鹅+已经有段时间了,据我观察生意还比较兴隆,姑且算老高已经走在了成功的道路上了,那么,以他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的眼光来看,经营一家餐饮店,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依次是什么?为什么?

宋家泰读书圈和乐居live合作的直播,已经做到了第十三期,从职场发展聊到了行业兴衰,从读书藏书聊到了跑步健身,从买房经验聊到了急救常识,从定制精装聊到了跨年演讲,主题飘忽不定,定位忽东忽西,正可谓精神病人思维广······,不过其中暗含的一条逻辑,一直是希望以一个地产行业从业人员的角度,讨论怎么壮阔自己的人生,探究怎么丰富自己的世界。希望这次直播,我和高玉贵也能聊出火花。扫描上图左下角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jt/94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