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包

汉武大帝大在哪一个掏空了穷人腰包的暴


谈论历史,有一个叫人沮丧的地方。

有的人老是拿皇帝的功绩说事,而对于百姓的生死“熟视无睹”。

想听歌功颂德的古代历史,请出门右转,到别家转转。

皇帝的丰功伟绩为了谁?

这次要聊一聊汉武帝的那些事儿。

现代人不知道怎么了,老是喜欢炮制概念,包括讨论历史也是如此,动不动弄出一个“千古一帝”。

既然是“千古一帝”,那么必然人数不超过两个,结果整出来一堆人。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洪武大帝、成吉思汗、圣祖康熙、高宗乾隆……

提到这些人,那些民科历史爱好者总是对他们的丰功伟绩悠然神往。

然而有一个疑问,到底什么是丰功伟绩,历史的功绩是由谁创造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来都不是帝王将相。

说回汉武帝,他的丰功伟绩无外乎摆平了汉朝藩王尾大不掉的问题,强化了皇权的绝对权威,不惜举国之力北击匈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事迹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我们想知道,从汉武帝的丰功伟绩中,当时的大汉子民得到了什么,以及汉武帝所做的一切到底,第一目的是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还是为了汉家刘氏的万年江山。

打开汉朝的史书,无论是史记或是汉书,你会发现汉武帝本纪在位的公元前至前87年,这段时间是大汉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历史之一。

用今天的话说,汉武帝是一个有点钱就飘了的皇帝,而他向大汉子民伸出黑手的力度,不亚于隋炀帝这些人。

用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对他的评价说:

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说汉武帝的暴行跟二世而亡的秦朝不相上下,只不过汉武帝比秦朝要幸运,没有造成亡国的后果。

汉武帝这盏灯不省油

汉武帝从一开始就不是省油的灯。

刚登基时,奶奶窦太后健在,虽然眼睛看不见东西,但在朝廷深耕细作一辈子,老太太的权威和权斗的手段绝对是首屈一指。

窦太后是黄老学说的忠实捍卫者,自己的公公汉高祖、大伯哥汉惠帝、丈夫汉文帝、儿子汉景帝也都是尊黄老休养生息为大汉的基本路线。

但是到了汉武帝16岁登基时,瞧不上列祖列宗的黄老学说,认为这帮人太没魄力,整天无为而治。

于是乎,汉武帝想着要改变大汉的道路问题,开始大量重用儒生。

这些儒生上来就建议汉武帝要亲政,不要凡事都跟老太后请示汇报。

结果,这群想让老太后和黄老学生卷铺盖走人的儒生犯了众怒,被老太后先扫地出门。

等窦老太后一死,再也没有人能够掣肘汉武帝。

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套组合拳下来,汉武帝终于把天下的权力紧紧握在了手里。

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和汉家的威仪。

汉武帝多次到泰山封禅,且一改文景之治崇尚节俭的风气,大肆兴建宫殿,扩张皇宫用人,皇家的支出长期居高不下。

假如只是为了个人喜好,搞几处工程项目,改善一下居住环境,对皇家来说花不了几个钱。

文景之治攒下的家底,足够十个汉武帝盖房子。

但刘彻心高气傲,富有四海,威加海内,全天下都归附了大汉,唯独北方的匈奴不服。

终于在公元前年六月,以汉朝主动进攻,策划了一场诱敌歼灭战,史称马邑之战。

这一战,结束了汉匈自高祖白登之围后定下的和亲政策。

汉朝与匈奴长达十多年的拉锯战拉开帷幕。

战争的结果是以汉朝看似全面胜利而告终,但并不是绝对胜利,因为匈奴的犯边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汉朝因为承受不起巨量的战争损耗,不得不放弃屯田戍边的战略。

绝不和亲的魄力,确实够爷们儿的,但是绝不和亲的代价是沉重的。

自古战争的决定因素不全是武力,而是一场财富的游戏。

既然服务战争的需要,就得有人承担徭役,就得兴修水利,就得专门养战马,就得用铁锻造兵器,更要对取得胜利的三军将士大量赏赐,这些潜在的账要比直接用于战争的支出还要大。

在公元前年,汉匈长达十一年的战争接近尾声,大汉的威名彻底响彻西域。

但是大汉的国库也撑不住了。

文景之治的家底早已应付不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面对被战争掏空的大汉国库,汉武帝心里想的是如何弄钱。

很快,刘彻的智囊替他谋划了一系列的捞钱妙计。

官爵买卖

在古代,官与爵不同。

爵位是一种荣耀的象征,他本身没有实际权力,只是彰显自己不同于凡人的特殊标签。

跟现在西方的公爵一样,有人穷得上街要饭,都不忘记自己是某位公爵男爵多少世孙的身份。

爵位是一个由帝王赏赐的,只要你出身够正,对朝廷的贡献够大,朝廷会考虑赐予爵位。

当然,赐予爵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赐予。

汉武帝在位时,爵位彻底泛滥成灾。朝廷把爵位明码标价,作为充盈国库的手段。

很多有钱人为了改变商人低微的社会地位,花钱弄一个爵位充当贵族。

后来,汉武帝觉得卖爵位来钱太慢,索性放开了一部分官吏职位对外售卖,上到侯爷,下到郎官,价位各有不同。

这样一来,大量的有钱人摇身一变成为治理社会的人。

他们当中不乏有品德高尚的乡绅,但很大一部分人纯粹是为了下一步捞取财富而采取的买卖行为。

你想啊,他花了钱买的官爵,他们能白花吗?必然会想办法把花的钱捞回来再说。

改革货币

早在汉武帝以前,汉朝没有通行的货币。

各个地方都是在朝廷的规定下,自行铸造货币,也就是说谁占的地方产铜铁多,谁就必然会有更多的货币。

当年的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为什么敢挑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吴王占的地方产铜。

起初,大汉朝的铸币权是开放的,各个地方自己搞自由竞争。

比如吴王铸造的铜币分量足、成色好,那么吴国的大汉货币就更受欢迎。

汉武帝中后期,因为国库太缺钱了。朝廷便把目光盯上了铸币。

先是把铸币权收归朝廷,再开始对新铸造的货币“掺假”。减少货币的重量和原料,如此便能省出更多的铜矿来制造更多的铜币。

朝廷再用这些新币用于购买民间的物资,从而实现对民间财富的变相搜刮。

这样做的好处是,形成了封建社会稳定的金融体系,但当时的大汉子民的钱被迫贬值了,同时后来的皇帝也有样学样,每每遇到国库不足时,便用这种办法来搜刮百姓。

算缗告缗

要是说以上两种办法是汉武帝对大汉子民的温柔一刀。

那么,接下来的算缗告缗策略,直接是磨刀霍霍。

公元前年,也是汉武帝元狩四年。为了战时需要,汉武帝颁布了算缗法。

什么意思呢?即要求商人富人要捐出3%到5%的财富。

富人岂能轻易交出财产,人家都是靠经营赚来的,又不是朝廷的大风刮来的,纷纷把自己的财产藏匿起来,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上报上交。

汉武帝一看,你们这帮富人不交是吧,我有办法让你们交。

朝廷又颁布了告缗令。

这条措施太狠了。

只要有人告发富人瞒报谎报财产。一经查获,富人的财产一分为二,告发者一半,朝廷一半。

告缗令颁布后,一时间举国掀起一场告发的热潮。

大家相互举报,朝廷也不管告发是否属实,全部收缴。

富人被告发洗劫一空后,问题来了。

那些告发者因为告发获利,也变成了中产阶级富人群体,他们也要面临被告发或者交算缗的问题。

最终,大汉的民间财富彻底被搜刮干净。

然而更大的问题在后边,凡是有钱的富人必然具备一定的经营头脑,而穷人大部分是不具备这点。

导致富人不再参与社会财富创造,反正发了财也是朝廷的,搞不好被人诬陷的话,全家老小的命都不保,那我还拼死拼活赚钱干什么,干脆大家一起躺平岂不是更好。

更可笑的是告缗令还有一条附加条款,不告缗令。

富人在被人告发后,只要向朝廷捐赠一定数量马匹或粮食,并且没有搜出钱财,就可以不被追究罪责。

汉武帝此举是为了加强对富人的控制,让富人把钱投在购买田地上。扩充土地就得向朝廷购买,相当于富人的钱财还是流进了朝廷的腰包。

但是汉武帝没有意识到。大汉自高祖建国以来,第一场土地兼并战开始了。

那些告发富人的穷人,他们的命运比告发前更惨。

连汉武帝的心腹董仲舒都看不下去了,评价说:

“富者连阡陌,穷人无立锥之地”。

无论从哪个角度,也看不出汉武帝是为了穷人。

汉武帝的失算

经过汉武帝的奇思妙计,大汉的年收入由二十亿钱增至一百二十亿钱,这多出的一百多亿本该属于朝廷以外。但这些钱被汉武帝用来对外战争和应付庞大的皇室开销。

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在一个个时间节点上,社会财富的总和是固定的,尤其是封建社会没有对外贸易。

全社会有10块钱的话,假如朝廷拿走了7块钱,老百姓只剩下3块钱。

当汉武帝极尽所能地搜刮财富时,当超过大汉臣民的承受极限时,汉朝必然会走向衰败。

衰败还不是更要命的,汉武帝留下了一个封建社会的毒瘤。

刚才说过社会财富是一定的,汉武帝搜刮了大汉子民的腰包,他没有存起来,而是用于个人享受和对外战争。

这部分财富是花出去的,既然花出去了,意味着又回到社会。

然而,真实的大汉社会是富者变贫,贫者变成赤贫。

相当于这笔钱没有在汉武帝和大汉子民手里。

那么,大汉的财富到底去了?

是的,流向了封建官僚群体的腰包。

汉武帝聪明一世,却忽视了自己不惜杀鸡取卵,甚至厚着脸皮将黑手伸进穷人的腰包。

不过是替大汉的封建官僚在打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jt/110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