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母 > 水母的种类 > 莫言初中培养不好语感,后期阅读写作会很痛
当前位置: 水母 > 水母的种类 > 莫言初中培养不好语感,后期阅读写作会很痛
现在,我讲讲阅读和创作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创作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如果说文学创作或者小说创作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阅读——然后就拥有了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魔法”。
刚才在休息室里,一名同学问了我有关读书的问题。我认为,对年轻人来讲,对任何人来讲,应该掌握两种阅读方法。
一种是精读,就像我读我大哥的语文课本一样,翻来覆去地读,读到能够把其中的主要内容背下来。
另一种是广泛浏览。世界上的读物浩如烟海,一个人即便是从有阅读能力时开始读,一直读到白发苍苍,也读不完其中的百万分之一,你只能读非常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把阅读分成精读和广泛浏览就非常重要了,你不能总是把一本书很认真地从头读到尾。
经典的书要认真地读,要精读;对于一般的读物,尤其是现在网络上出现的很多东西,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了解一下大概的文风,知道说了什么,也就可以了。
有了精读和广泛浏览的基础,假如你要从事文学创作的话,就应该从模仿开始。
当然,模仿,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讲,是个不光彩的词。如果现在还有人问:“莫言,你最近的作品模仿了谁的小说?”我认为这是我的一个巨大耻辱,别人也会对我嗤之以鼻,瞧不起我——都写了20多年小说了,新作竟然还在模仿别人!我觉得这是一个作家最大的耻辱,说明你没有什么创造历程,你一直在靠模仿生存。
童年莫言(左)
但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讲,模仿不是耻辱,而是一个捷径,或者说是一个窍门。我当年在学校里给大学生讲课的时候,也曾经反复说过,大家不要以为模仿就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刚开始写作时谁都在模仿,包括鲁迅,他的早期作品也都有模仿的痕迹,《狂人日记》就是模仿果戈理的同名小说。
鲁迅的很多作品,研究者都可以找出模仿的原作来,但这并不妨碍鲁迅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因为他很快就超越了模仿的阶段,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文风,形成了独特的鲁迅文体。
我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刚开始应该模仿,就在于我觉得模仿是培养语感的最重要的方法。我们也经常批评一些作家,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有一股学生腔调”。“学生腔调”就是指一个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实际上跟一个人对语言的感受力密不可分。当年李希贵校长在山东省高密县第一中学担任校长的时候,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认为初中阶段对培养一个人一生的语感至关重要。如果你在初中阶段没有培养起对语言的感受力,那么你以后的努力很可能事倍功半。
假如我们在初中阶段就掌握了很好的语感,这就像一个从事音乐工作的人掌握了很好的乐感一样——培养出了懂音乐的耳朵,会为你今后的音乐工作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假如我们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培养出了非常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那么它对你将来无论是否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都会非常有用。
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我觉得就是在反复阅读基础之上的模仿。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连续让学生读10篇鲁迅的著名杂文,然后让学生写一篇类似题目的杂文,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孩子的杂文里边都出现了一种鲁迅的笔调,出现了一种鲁迅的腔调。也就是说,鲁迅的文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写作风格。
这种模仿实际上是不自觉的,是建立在认真、大量阅读同一作家的作品基础之上的。假如我们连续精读古今中外10位作家的作品,然后有意识地模仿这10位作家,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自己的东西就会慢慢出来。就像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临摹了颜真卿、王羲之,又临摹了柳公权,他临摹了很多碑帖,但他最后写出的作品与他先前的作品相比,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写作确实有点类似于书法,你模仿得多了,自己的风格也就慢慢确定了。更准确地说,是你得到了一种语感。得到一种语感对于文学创作非常重要。
如果我要写一个人内心非常痛苦,这个内心非常痛苦的人走到长安街上,用他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事物,用他的各种感官——他的嗅觉、他的视觉、他的听觉来感受长安街。因为他内心痛苦,这个时候他写出的文字或者说作家写出的文字,必然带着一种痛苦、低沉的调子。
反过来,如果这个人是兴高采烈的,他还走在这条街道上,因为作家现在想努力表现一个人兴高采烈的状态,他的全部感觉都用在表现这种情绪上。有了这种语言的感觉之后,写出来的文字自然也就带上了一种兴高采烈的感觉,我想这就是语感。
音乐也类似。我们当年在农村生活的时候,很多农村的二胡演奏者,他们并不懂简谱,更不懂五线谱,他们是文盲,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是他们照样可以拿起琴来演奏一首非常婉转动听的乐曲。这就是说,他们在长期的模仿过程中使自己的耳朵、手指与乐器之间产生了感觉。
这种感觉我是亲身体验过的。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父亲说我什么本事都没有,“你看看街上那个瞎子,拉着琴可以去讨饭,可以要来很多粮食,我们家挂着一个二胡,你练练吧!”当时我只会拉一些很简单的革命歌曲,像《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刚开始就是闭着眼睛瞎拉
刚拉两下,我母亲就说:“不要拉了,明天的小米已经够喝了!”农村有一种石碾,推碾子碾米的时候,碾子会发出吱吱的声音,所以我母亲讽刺我拉二胡的声音就像推着石碾在转圈碾米一样。
“碾小米”大概“碾”了有两三个月,我就能拉出《东方红》了。那时,我脑子里一直想着《东方红》的旋律,同时手在弦上摸来摸去,摸了两三个月,我的手和耳朵以及《东方红》的旋律之间就建立起一种联系。也就是说,我的手已经有乐感了。
后来,我听到什么曲子,只要记住那个旋律,就可以拉出来了。所以,我就明白我们的民间音乐家为什么可以一个字不识,根本不懂任何乐曲,也可以拉出他心里的旋律。
有很多民间的天才音乐家,像阿炳那样的人,他是个盲人而且是个文盲,为什么能创作出像《二泉映月》这样经典的民族音乐?因为他已经超越了模仿别人旋律的阶段。他心中巨大的痛苦无法表述,在心里自然生成了一种悲苦的旋律,表现在他的手和琴弦上,就成了经典乐曲。
民间音乐家阿炳
我想,文学创作的过程,文学创作过程当中的语言、语感,与音乐家、音乐演奏家们的创作和演奏过程当中的乐感是一个道理,即建立在这种多读和进行模仿写作的基础之上。
我本来想详细地讲一下我的创作,但没有多少时间了,所以,我只简单地讲一下。我的创作也是分了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部队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创作了。这个时期主要是模仿,而且模仿得很拙劣。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开始发表作品,这个阶段也还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刚才有同学提到的《春夜雨霏霏》,就是模仿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来,我还写过一篇叫《售棉大道》的小说,模仿了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的作品《南方高速公路》。还有一篇叫《民间音乐》的小说,模仿了美国的一位女作家麦卡勒斯的作品《伤心咖啡馆之歌》。
那个阶段我还是在模仿,而且很多编辑也一眼就看出来了,问:“这个书是模仿了谁的小说吧?”我说,确实是,但他们还是决定发表,因为这里边已经出现了我自己的东西。第一,表现的是中国的内容;第二,语言有自己的特色,有很多高密的乡言土语,而且融合得很好。当然,模仿的痕迹还是存在的。
我真正走出模仿的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风是在年,那是我到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以后。
我的成名小说应该是《透明的红萝卜》。这部小说所描述的内容跟我个人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我曾经在一个桥梁工地上为一个铁匠师傅做过小工,所以我对打铁的生活非常熟悉。我描写深更半夜的时候,在秋风萧瑟的桥洞里面,一个铁匠,一个赤着上身只穿一条短裤的孩子,拉着风箱,看着熊熊燃烧的炉火……那种想象,那种很奇妙的感受,都跟我的个人经验分不开。
那个时候,我的小说不仅内容上中国化了,而且小说所使用的语言也个性化了。所以,我觉得一个作家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形成了他自己的文风,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就像我们读鲁迅的文章,即便把鲁迅的名字盖住,我们依然可以读出来,这是鲁迅的语言风格。张爱玲的小说,也有她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沈从文的小说也有他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作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当他的语言为丰富作品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才认为他已经超越了一个小说家或者说小说匠的阶段,他可以说是一个文学家了。
因此,文学家跟小说家是有区别的,小说家成群结队,文学家寥寥无几。所以,在现当代小说家的队伍当中,能够称得上文学家的也就是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直到现在,莫言依然是一个小说家,只是一个说书人而已。也许再奋斗20年,终我这一生也很难上升到文学家这个阶段。今后的岁月尽管前途渺茫,但我还要努力奋斗!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仅为分享。)
当当网自营店好评+
01
同步阅读写作系列(点击直接观看)
在线课堂|三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60分钟)同步课堂|三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49分钟)在线课堂|三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53分钟)在线课堂|三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74分钟)
在线课堂|三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19分钟)
同步课堂|四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36分钟)在线课堂|四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25分钟)在线课堂|四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33分钟)在线课堂|四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66分钟)
在线课堂|四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23分钟)在线课堂|五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40分钟)同步课堂|五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65分钟)在线课堂|五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24分钟)在线课堂|五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58分钟)
在线课堂|五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20分钟)
在线课堂|五下1-2单元作文课(视频:21分钟)
在线课堂|三四五下第一单元作文(视频:65分钟)
在线课堂|六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27分钟)同步课堂|六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65分钟)在线课堂|六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44分钟)在线课堂|六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22分钟)在线课堂|六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75分钟)在线课堂|六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20分钟)在线课堂|六下第三单元作文课(视频:85分钟)在线课堂|六下第三单元作文课(视频:60分钟)在线课堂|六下1—3单元作文课(视频:44分钟)在线课堂|七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说课稿)在线课堂|七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63分钟)在线课堂|八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教学建议)在线课堂|八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49分钟)在线课堂|九下第一单元作文课(视频+教学设计)在线课堂|九下第二单元作文课(视频:80分钟)名师课堂|中考作文的高效审题(视频:26分钟)名师课堂|出彩开头可以这样写(视频:40分钟)名师课堂|记叙文如何有效选材(视频:44分钟)名师课堂|人物外貌应该这样写(视频:37分钟)名师课堂|中考说明文阅读策略(视频:64分钟)名师课堂|冲突让故事波澜起伏(视频:32分钟)同步课堂|记叙文中描写与抒情(视频:38分钟)名师课堂|记叙文中的情节概括(视频:32分钟)
名师课堂|初中古诗词鉴赏策略(视频:25分钟)
名师课堂|记叙性文章情节分析(视频:25分钟)
名师课堂|说明性文章说明顺序(视频:35分钟)
名师课堂|现代文之说明文语言(视频:33分钟)
名师课堂|现代文人物形象分析(视频:29分钟)
名师课堂|人物形象及次要人物(视频:29分钟)
名师课堂|散文和小说阅读理解(视频:分钟)
名师课堂|图文转换的解题策略(视频:60分钟)
在线课堂|考试作文的精准立意(视频:78分钟)在线课堂|作文如何突出人物特征(视频:26分钟)在线课堂|鱼骨法解决作文难题(视频:34分钟)在线课堂|情景任务驱动作文策略(视频:30分钟)在线课堂|口语交际的解题策略(视频:28分钟)在线课堂|题目、主题、句段理解(视频:69分钟)在线课堂|多种表达方式写记叙文(视频:27分钟)在线课堂|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视频:30分钟)在线课堂|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视频:63分钟)在线课堂|记叙文阅读之语言赏析(视频:26分钟)在线课堂|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视频:26分钟)在线课堂|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视频:28分钟)在线课堂|作文写作之仿写(视频:32分钟)在线课堂|议论文论点论据语言(视频:58分钟)在线课堂|诗歌之读懂、形象赏析(视频:90分钟)在线课堂|材料作文之审题立意(视频:25分钟)在线课堂|诗歌之题材形象手法(视频:分钟)在线课堂|病句修改、信息提取(视频:55分钟)在线课堂|论述类非连续性阅读(视频:62分钟)在线课堂|议论性文体的写作(视频:74分钟)在线课堂|记叙文写作之选材(视频:28分钟)在线课堂|记叙文写作选材结构(视频:56分钟)在线课堂|议论文、应用文写作(视频:93分钟)在线课堂|语言文字运用类专题(视频:80分钟)在线课堂|高中诗歌鉴赏解析(视频:31分钟)在线课堂|八年级下说明的顺序(视频:29分钟)02
作文有规律系列(点击直接观看)
李凤敏:作文好结尾的三个基本要求(第18集)李凤敏:作文开头委婉导入之抒情法(第17集)李凤敏:作文开头之“环境描写法”(第16集)李凤敏:作文开头之“形象导入法”(第15集)李凤敏:作文开头之开门见山三法(第14集)李凤敏:作文开头要求之引人入胜(第13集)李凤敏:作文开头要求之扣题点旨(第12集)李凤敏:作文开头要求之言简意赅(第11集)李凤敏:环境描写之“渲染气氛法”(第10集)李凤敏:环境描写之“交代背景法”(第9集)李凤敏:心理描写之“梦境幻想式”(第8集)李凤敏:心理描写之“作者描述式”三招(第7集)李凤敏:心理描写之“内心独白式”两招(第6集)李凤敏:动作描写之第三招“分解动作”(第5集)李凤敏:动作描写之“精选动词”(第4集)李凤敏:动作描写之“写好连续动作”(第3集)李凤敏:写好外貌第二招“按顺序写”(第2集)李凤敏:外貌描写第一招“抓住特征”(第1集)李凤敏:部编小学作文教学总解读(第10讲)李凤敏:作文教学要回归规律(第9讲)李凤敏:实现高效观察,积材只四招(第8讲)李凤敏:一图为你揭秘作文写作规律(第7讲)李凤敏:作文如何解决记流水账难题(第6讲)李凤敏:五招帮你解决“作文写不长”(第5讲)李凤敏:三招解决“作文没内容可写”(第4讲)李凤敏:孩子如何阅读才能更高效?(第3讲)李凤敏:孩子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第2讲)李凤敏:背好词好句真的有用吗?(第1讲)03
名师作文课系列(点击直接观看)
林春曹:读写结合,轻松表达(15分钟)
宋非: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13分钟)
曹海永:你写的事儿“有料”吗?(15分钟)
宋晓民:这几点让你轻松写好作文(55分钟)
宋晓民:会储备素材才能更好写作(54分钟)
宋晓民:写好一件事、多件事作文(91分钟)
宋晓民:四方面帮你审好作文题(50分钟)
宋晓民:不同角度写好描景游记文(44分钟)
宋晓民:写好家庭、文化生活作文(88分钟)
袁浩:好的儿童作文与考试作文(50分钟)
陆恕:用活自能作文轻松教好作文(69分钟)
江海花:围绕中心意思写(49分钟)
段正山:好作文教师的三个角色(80分钟)
段正山:会评改才会自能作文(48分钟)
吴勇:我有一个想法(60分钟)
吴勇:作文公开课学写场景(75分钟)
吉春亚:选动物,编童话(54分钟)
贾志敏:话说小学作文教学(78分钟)
程翔:中学写作应独立设课(67分钟)
宋运来:开掘儿童喜欢的写作课(78分钟)
宋运来:教你写科普童话(14分钟)
陈金龙:习作评价中的诊断与对策(42分钟)
薛法根:让作文写出活泼的语言(72分钟)
薛法根:儿童写作的秘密(60分钟)
宁鸿彬:初中作文如何议论抒情(58分钟)
宁鸿彬:初中作文如何立意(58分钟)
宁鸿彬:初中作文叙事的五种技巧(60分钟)
宁鸿彬:初中作文叙事的八种方法(59分钟)
宁鸿彬:初中作文如何有效选材(56分钟)
宁鸿彬:初中作文如何有效审题(59分钟)
余映潮:课文学习中微写作教学(41分钟)
余映潮:让读写结合形式丰富多彩(45分钟)
余映潮:初中阅读教学的五大目标(57分钟)
于漪: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见解(34分钟)
袁爱国:作文,要学会联想与想象(62分钟)
程日东:作文,你有很多种选择(33分钟)
张祖庆:爸爸妈妈,我有话说(75分钟)
张祖庆:创意写作、微电影等课(分钟)
张祖庆:写特点鲜明、印象深刻的人(分)
何捷:3-6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课(47分钟)
何捷:怎样写自己喜欢的动物(86分钟)
何捷:作文教学的后真相(视频:31分钟)
何捷:写作教学的三层取向(33分钟)
何捷:让你%会教能写(34分钟)
朱煜:小学童诗、神话作文教学(70分钟)
朱煜:部编小学作文课《即景》(50分钟)
蒋军晶:写好作文一定有方法(30分钟)
蒋军晶:部编小学作文教学观摩课(44分钟)
管建刚:一件成功的事作后讲评(40分钟)
管建刚:一堂公开作文讲评课(63分钟)
管建刚:考试作文的四个提分点(48分钟)
管建刚:指向性写作的阅读教学(87分钟)
管建刚:同学爱看的才是好作文(72分钟)
管建刚:什么才是好的语言(46分钟)
叶黎明:小学作文想象教学与训练(56分钟)
潘文彬:让儿童成为快乐的表达者(48分钟)
王林波:小学习作有效性研究(50分钟)
王林波:写自己熟悉的人(44分钟)
吴立岗:探索习作教学序列(59分钟)
吴立岗:统编小学习作教学序列(58分钟)
吴立岗:构建小学交际活动作文体系(64分钟)
吴立岗:中小学作文改革路在何方(46分钟)
点击链接“百家讲坛系列“
百家讲坛王崧舟:爱上语文系列(1-12集)百家讲坛
彭玉平:诗歌故人心系列(1-16集)百家讲坛
王翔:诗歌三曹系列(1-6集)百家讲坛
杨雨:诗话中秋系列(1-4集)百家讲坛
康震:诗仙李白系列(1-10集)百家讲坛
康震:诗圣杜甫系列(1-7集)百家讲坛
莫砺锋:白居易系列(1-7集)
点击链接“好书推荐系列”
独家发布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书目本独家发布
初中生课外阅读经典书目本独家发布
小学生作文水平提升10本好书独家发布
初中阅读理解提分必备10本好书独家发布
教师作文教学能力提升必备本好书推荐
中国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本好书推荐
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本好书推荐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本好书推荐
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部好书推荐
中小学教师成长阅读书目本好书推荐
语文教师种子计划推荐书目种
点击链接“名著阅读系列”
名著朗读《骆驼祥子》(全24章)名著朗读
《小王子》(全27章)(2.2小时)名著朗读
《茶花女》(全27章,7.2小时)名著朗读
《简爱》(全38章)(9.3小时)名著朗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7.4小时)名著速读|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
名著速读
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
名著速读
《草房子》《爱的教育》《傅雷家书》
名著速读
《城南旧事》《家》《人类群星闪耀时》
名著速读|《目送》《边城》《围城》
名著速读|《我与地坛》《红岩》《简爱》
名著速读|呼兰河传、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名著速读|《狼图腾》《白鹿原》《长恨歌》
名著速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等三本阅读类书
名著速读|《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
名著速读|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等
名著速读|四世同堂、长恨歌、许三观卖血记
名著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等
名著速读|《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
名著速读|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红与黑
名著速读|《复活》《罪与罚》《三个火枪手》
名著速读|茶花女、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
名著速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羊脂球》等
运营编辑
李凤敏
投稿: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jj/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