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童孟侯喜出望外吐童言


喜出望外吐“童言”

by童孟侯

我写幽默随笔有一点年头了,当专栏作家也有好多趟了,我承包的专栏有《新民晚报》的“心乡直通车”、《劳动报》的“财之问”、《上海家庭报》的“大家小庭”、《国际市场》杂志的“孟侯说事”、《交际与口才》杂志的“幽默语弹”……但是,担任《上海采风》杂志“童言”专栏的作家无疑是最爽的,不是因为它的稿费高,不是因为它刊登的速度快,而是因为它能让我说许多我想说的话,让我发表许多“弯弯绕”的幽默小品。

其实,这个专栏来自一份嫉妒。嫉妒是对于别人的成就带有憎恶的羡慕——这一点我晓得,但是嫉妒心一旦发作就失控了。

有一天我翻阅《上海采风》杂志,看到有个作家张重光(用笔名千里光)的专栏:“甲方乙方”。这个张重光我太熟悉了,他和我是“手碰手”的兄弟,我们曾经在同一个船舶公司当水手,后来我们都扔掉缆绳,偷偷跑到文艺界去了。如今他包下了专栏,那么我呢?

我决定上门找《上海采风》的主编商谈这件事。我采用的是迂回战术,先是胡天野地瞎聊,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转过话题:哎,张重光在为你们杂志写专栏,其实我也可以写的呀,凭什么他……

我猜想主编一定会含糊其辞地来个“呵呵”,没想到他略微沉吟,然后爽快地回答:可以啊,你也写一个专栏吧,栏目的名字我给你起好了,叫“童言”。

真叫我喜出望外!首先证明主编大人有过让我亮相的想法;其次是专栏叫“童言”,那自然是童言无忌的意思,也就是说我这个姓童的可以在这里放开说大胆说,用不着忌口,用不着“莫言”;再次一点,证明了嫉妒有时候是有上进心的积极表现。

我写“童言”专栏以后,经常会得到来自编辑部的反馈:不少读者(有的是文艺界的名人,比如画家张培成)反映:童孟侯的专栏蛮有趣,我每一期拿到你们杂志,总是倒过来翻,先看“童言”。我心里是何等的沾沾自喜!看看,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有几位编辑告诉说:我们在审读和校对你的专栏稿件时,总是忍不住要笑——顾客问营业员那套内衣内裤多少钱?营业员回答“那英推那英”,原来她说的是“ninetynine”(99元)呀;顾客问这种皮衣是什么牌子的?营业员回答“黄豆腐”,原来她说的是“wonderful”(很精彩很好)呀。亏侬想得出,这篇《奇妙的英文中译》绝对瞎七八搭!

我回答编辑说:我写的时候也想笑,生活中充满了诙谐,俯拾皆是。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上海电影家协会总要为电影家放两部观摩电影,有几次我去蹭电影看。电影美术家娄中国先生为我介绍诸多电影家说:这位是我的朋友,作家童孟侯。对方立刻说:哦,你就是在《上海采风》上写专栏的童孟侯啊,人和文章一直对不上,今天认得你了,握个手。

我真是喜出望外!虽然我在专栏里得罪了不少影视明星、歌舞大腕和写作达人,但是我得罪得很婉转,或者说我发的是“转球”,人家吃不准我的路数。

去年的有一天,我翻看我的投稿记录,查查我到底给《上海采风》杂志写了多少篇专栏?好像是不少了,每个月被主编和编辑赶着催着,一篇接一篇从不断档。哦哟,数一数竟然有70多篇,这么说我已经“专”了6年。我立刻想,这些不正不经的文章能不能结集出版呢?字数是够了,质量够不够?于是我把它们发给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社长张秋林。

我很担心张社长在







































白癜风会传染么
白癜风吃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jj/12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