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徐毅报道上周,范晓冬在微博上发的“中国足球4大最多问句”、“中国足球4大最少问句”引起了不少足球人的共鸣,一度上了热搜。这个近30岁才第一次入选国足、刚刚离开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第4家俱乐部中甲苏州东吴的老将,用这条简短的微博表达了对目前中国足球的理解。在新赛季联赛开始之前,范晓冬回到了淄博的家中,和家人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在电话中,范晓冬和记者聊起了发那条微博的初衷,也回顾了自己的足球生涯和对中国足球的感悟。
年,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宣布“中国古代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足球起源于多年前的淄博临淄”。由此,淄博被认为是足球起源地,现在在淄博还有一家足球博物馆。
年3月,范晓冬就出生在淄博。淄博浓厚的足球氛围,让范晓冬从小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刚进小学就经常在放学后和高年级的同学踢比赛。那时候中国足球刚推出职业联赛,范晓冬的舅舅是甲A球队济南泰山的球迷,范晓冬就跟着舅舅一起看济南泰山的比赛,“最喜欢的是宿茂臻,后来去济南看过几场联赛,觉得宿茂臻的头球太厉害了。”
范晓冬从小就有体育天赋,小学的时候进校田径队练过跑步,但因为跑步太枯燥,就不再去练了。年,范晓冬去了淄博业余体校足球队踢球,很幸运地遇到了杜锡金教练。杜锡金从年就到淄博业余体校当足球教练,启蒙了包括范晓冬、郝伟和刘健等一批足球人才。
从那以后,范晓冬每天放学后就去淄博业余体校足球队踢球,“那时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都是在塑胶跑道上练,天黑后只能借着其它地方的光训练,杜教练曾开玩笑说,摸黑踢球能增加球感。”
年,淄博有了足球学校,范晓冬是第一批学员,他也从放学后练两三个小时变成了住校,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足球上。到了年,广东名峰俱乐部组建梯队时到淄博来选球员并且看上了范晓冬。“一些教练和我说,广东名峰的青训水平很高,推荐我去那边踢球。在那个年龄,我特别想离家远一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觉得越远越好,就决定去广东踢球了。”范晓冬回忆说,“结果马上就后悔了,光坐火车就坐了30多个小时,那时候也没手机,和家人都不太联系得上,觉得这一走真是太远了。”
不过,好在广东名峰的青训水平确实不错,年范晓冬所在的U15队拿到了耐克杯中国赛区的亚军,冠军得主是山东鲁能。到了年底,范晓冬被迫走到了十字路口:广东名峰要解散了。
尽管俱乐部要解散,但广东名峰还是为球员开出了“转会费”,其他俱乐部如果想要范晓冬,就必须拿出10万块钱。当时的深圳健力宝队看上了范晓冬,但表示不会支付转会费,范晓冬只能自掏腰包。至今回想这一幕,范晓冬仍感可惜:“10万块钱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就因为这一点,我们队20多个球员大多选择了放弃,坚持踢下去的只有我和邓卓翔了。”
10万块钱“买断自己”,范晓冬终于成为了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一员。到深圳健力宝队的第一年,范晓冬跟着梯队训练和比赛,年进入一队,刚满19岁的范晓冬在那年3月份踢了第一场职业赛事,他在深圳队和南京有有队的足协杯比赛中登场亮相,并且打进了一球。范晓冬的第一场中超联赛,是年5月28日深圳队主场迎战上海国际,“我记得很清楚,第56分钟的时候我替换下了王宏伟。”
“我刚踢上中超的那个时候,同年龄人还在读大学,所以我要面对比他们大得多的压力。无论是准备好了,还是没有准备好,我都要去面对这些冲击力了。”范晓冬说,“在深圳队的时候,主要就是学习和成长。”
年,范晓冬来到了杭州绿城,在这里的7个年头被他称为是“时间待得最长,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绿城俱乐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了我对中国足球的认识。像绿城的足球基地,有很好的宿舍,楼下就是很漂亮的球场,还有人专门给房间打扫卫生,要知道当时深圳队那些拿过中超冠军的球星,他们也都是住在体工队的宿舍里,完全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在绿城,很多名帅带过我,无论是吴金贵、冈田武史还是特鲁西埃,都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正是在绿城,范晓冬经历了近场比赛、6场亚冠联赛的锤炼,戴过队长袖标,也在痛苦后实现了“蜕变”。年,绿城足球创始人宋卫平掀起青春风暴,更多年轻球员获得了出场机会,“老将”范晓冬在年加盟长春亚泰。年联赛末期范晓冬连续进球,成为了球队保级的功臣。正是凭借着在亚泰的出色表现,范晓冬在年年初第一次入选了国家队。
“离开的时候,都没和绿城球迷和亚泰球迷好好告别,真的非常感谢他们,这些年来我也一直记挂着他们。”尽管已经离开,但重感情的范晓冬还是对球迷心存感激。
年年底,范晓冬收到了国家队领队发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jj/1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