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受莫言的小说蛙启发,谈谈计划生育这一


最近看莫言的小说上了瘾,打算在公号上发篇文章聊聊莫言和他的文学作品中体现的魔幻现实主义,奈何憋这样的大招需要做太多的功课,如果认真来做,其学术属性不亚于完成一篇研究生毕业论文,所以有些纠结。刚看完20多万字的长篇《蛙》,作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这部小说读完让我颇为震撼,通过语言、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直觉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太强烈,强烈到让人无法承受(虽然莫言的小说,大多看完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作为一个生于计划生育年代的孩子,对于这一项基本国策还是有蛮多感慨,所以就干脆写个文章来聊一聊这些吧。

先从小说开始,主要讲的是作为公社妇科医生的姑姑,在计划生育开始前,与接生婆抢活干,采用科学的接生理念和手段成功接生了上千名婴儿,救无数难产妇于水火之中,从而在十里八方享有盛名。但计划生育开始后,作为共产党员的姑姑似乎站在了群众的对立面,干起了计生工作,用了很多激烈的、极端的措施,虽然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刚正无私,有效的抑制了超生的势头,但她之前在群众中树立起来的威望也土崩瓦解了。退休以后,曾经作为替产妇接生的姑姑为自己扼杀了两千多名婴孩而终日忏悔,并神智失常。姑姑的经历,主要是通过四个故事来一一展现:

1.邻村无赖张拳的老婆耿秀莲,为了给他们家传宗接代而怀了第四胎,在姑姑的动员下,好说歹说终于同意坐船去公社做人流,却在半路上跳入河中企图利用自己良好的水性逃跑,在姑姑机动船的追赶下,最终筋疲力尽而死。

2.蝌蚪(本文叙述主人公)的老婆王仁美,违反部队只能生一孩的规定,成功隐瞒了所有人怀孕到七个月,躲藏在娘家闭门不出,在姑姑率领民兵以铲平娘家房子作为威胁的情况下,只得随姑姑去做人流,却不幸死在了手术台上。

3.蝌蚪小学同学陈鼻的老婆,半截人王胆,怀了孕东躲西藏,各种计策都用尽了,在暗度陈仓被发现后,在坐船逃跑的路上终于小产,生下了女儿陈眉之后去世。

4.蝌蚪自老婆王仁美去世后,娶了老姑娘小狮子,小狮子无法生育,千方百计想要为蝌蚪传宗接代的她,找了家代孕公司,并让一心想要弥补自己前半生所造的孽的姑姑接生,最终找到了在大火中毁容的陈眉,成功代孕生下蝌蚪的儿子“金宝”,并且为了掩人耳目,对外谎称小狮子老蚌还珠,却被陈鼻、陈眉父女在金宝的满月宴上拆穿。

作者之所以以“蛙”字来命名,是取青蛙多子之意,同时又与“娃”和“娲”同音,歌颂了孕育生命的伟大。虽然作者没有点明自己对于计划生育这一项政策的态度,但是在这部小说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强烈的批判和讽刺的意味。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故事越荒诞、语言越夸张,就越能反衬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这样的写作手法,对于读者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就好像虽然我看完《丰乳肥臀》——这是我看的莫言的第一部小说——已经有三四年了,但是我依然清楚记得当初自己看这部作品时的感受,因为实在是太深刻了。莫言的这一写作手法被运用到了他所写的其他几部小说中,所以他的每一部小说,看完之后都会让我有震撼之感。

看完全篇小说,作者对于计划生育持否定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不管策略执行者采取的是行政还是经济措施。或许有人说,计划生育这个国策根本就是错误的——可能放在现在的社会来看,计划生育确有些许不当之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在中国绝大多数人都还活在贫困线下的时代,在资源日趋紧张、土地紧缺、粮食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的状况下,老百姓重男轻女、传宗接代被广泛推崇的时代,提出计划生育无疑是不得已之举。

作为80年代生人,我们,特别是女性朋友们,可以说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最大受益人。试想,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家里的孩子一多,经济负担一重,那么有限的家庭和社会资源将会集中到男性身上——无论是教育,还是工作。这样一来,将会有多少同龄人被剥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多少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从而一生都碌碌无为、抑郁寡欢。举个例子,即便是到了如今,重男轻女观念已经不那么强烈的现代社会,对比独身子女所受到的青睐,那些家里有哥哥弟弟的普通女孩们(更不必说像樊胜美这种有着奇葩原生家庭的女性)在相亲市场、婚姻市场里也是不被待见的。“”凤凰男“”、“”孔雀女“”这种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的男女青年,即便他们自身已经取得了高于一般人的成就,当人们把这些带着讽刺意味的称呼放在他们身上时,社会对于这种家庭的鄙视也就可见一斑了。

当一项政策,被坚定地贯彻了二十年、三十年,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能够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更能够影响思想和价值观。不可否认的,计划生育极大地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使得她们可以向男性一样,相对平等的获得社会资源。所以,现代社会对于女性的尊重,不能不归功于当初我们的先辈们,包括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们的决绝和大公无私。而男性呢,没有了来自更多同类的竞争,他们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和服务,拥有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作为这项政策的获益者,我们一边批判着它,一边却心安理得的享受它所来的好处,是不是有些龌龊?也许有人会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富裕,不需要计划生育,女性也会越来越多的获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从而提升社会地位——那么,请看看那些富得流油的穆斯林国家,一夫多妻,女人有什么地位,就连上个街,不还是只能露出两只眼睛?即使是受了高等教育又怎样,我在澳洲交换期间,在这个倡导个人自由和文化多元的移民国家里,也一样看到学校里的阿拉伯女生,裹得只露出眼睛的。你说那是他们的宗教信仰所致?殊不知男尊女卑、养儿防老、人多力量两大的思想在中国社会流传了千年,其追随者之众、对人群的荼毒之深,不亚于宗教吧。而计划生育,恰好以一种极端的、近乎于彻底的方式,改变了这些老旧的思想观念,从而让女性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那些指责计划生育政策野蛮的人,或许根本就没有设身处地的想过,若是换做他们自己,该怎样去教育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的民众,怎样按住人口过猛增长的势头。很多人都在批判那个时代的计划生育政策,手段太激烈、极端,但是对于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手段的原因,我更认同文中作为计生工作人员的姑姑所说的话:

姑姑冷冷地说:你知道我们的土政策是怎么规定的吗?——喝毒药不夺瓶!想上吊给根绳!

这也太野蛮了!

我们愿意野蛮吗?在你们部队,用不着这样野蛮;在城市里,用不着这样野蛮;在外国,更用不着野蛮——那些洋女人们,只想自己玩耍享受,国家鼓励着奖赏着都不生——可我们是中国的农村,面对着的是农民,苦口婆心讲道理,讲政策,鞋底跑穿了,嘴唇磨薄了,哪个听你的?你说怎么办?人口不控制不行,国家的命令不执行不行,上级的指标不完成不行,你说我们怎么办?搞计划生育的人,白天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晚上走夜路被人砸黑砖头,连五岁的小孩,都用锥子扎我的腿。

你们在上边下一个指示,我们在下边就要跑断腿,磨破嘴。你们要我们讲文明,讲政策,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你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不生孩子不知道×痛!你们自己下来试试。我们出力、卖命,挨骂、挨打,皮开肉绽,头破血流,发生一点事故,领导不但不为我们撑腰,反而站在那些刁民泼妇一边!你们寒了我们的心!

以及作为叙述人的蝌蚪的感想:

我明白,姑姑是将她引流过的那些婴儿,通过姑父的手,一一再现出来。我猜测,姑姑是用这种方式来弥补她内心的歉疚,但这不能怨她啊。她不做这事情,也有别人来做。而且,那些违规怀胎的男女们,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如果没人来做这些事情,今日的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还真是不好说。

所以,这种野蛮,是迫不得已,这已经不是文革的年代,没有人愿意草菅人命,毕竟因为计生工作而害死了人,对自己的履历、晋升都不好。那些批判这种野蛮行径的人觉得,控制人口,可以用更温和的方式,比如现代社会正流行的经济手段,对于那些超生的家庭,进行罚款,交一笔社会抚养费,很多人甚至非常赞同这种观点,觉得有钱人多生孩子没什么不好,因为他们能做到优生优育,而贫困家庭因交不起社会抚养费,就不会再生。说这样话的人,肯定忽略了黑户群体的存在——他们的父母,多半是因超生而交不起罚款,从而导致了孩子没有户口、没有身份。国家每次进行人口普查,总能查出数量巨大的黑户群体,我曾经看过有关他们的新闻报道,很震惊——这群人,没有户口,不能读书,没有像样的工作,甚至买不了手机卡,坐不了飞机火车,一辈子只能待在一方小天地里,没有希望、暗无天日的活。有人批判说,计划生育侵害了生育者的人权——因为生育是人最基本的权力,但是请看看这些黑着的人,他们没有权力去选择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为他们父母想要传宗接代、多一个孩子养老送终的意愿而活,这难道就没有侵害他们的人权了吗,如果可以选择,你们猜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人生?

你要是辩解说,国家应该给这些人以人文关怀,为他们上户口,但是这么一来,如何体现公平,那些遵守一胎政策的人你打算怎么回应?他们坚持一胎,难道仅仅是为了50块钱一年的独生子女补贴吗?所以,如果把经济手段用在70,80年代,那时的人们都未脱贫,怎么交得起数额巨大的超生罚款?交不起罚款,而传宗接代的旧思想又没有被彻底改造,那么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周围,会有比现在多得多得黑户,这些黑户,大部分将会是女孩。黑户的存在,这个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何谈他们建设国家、贡献社会?他们将成为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不确定因素。你说,这一切都是计划生育所造成的恶果,或许计划生育就不该执行,那就回到我们一开始的论点,你得了计划生育的好处,却站在它的对立面,说着事不关己的话?

经济手段并非万能有效,社会上目前盛行的围绕生育而衍生出来的各种行业,就是证明其缺陷的有力证据。比如,非法取卵的,前不久我还看到过几则有关年纪轻轻的小姑娘通过非法中介出售卵子,导致卵巢感染炎症、危及性命的新闻。比如,通过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以及各种代孕机构。《蛙》这部小说的最后一个故事,蝌蚪和小狮子代孕——背景就是进入了新世纪,超生的父母只要交齐了罚款,依然可以为他们的孩子上户口。代孕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横空出世。但是当可怜的陈眉为蝌蚪一家代孕,被蒙着脸抬进产房,生下儿子之后,被代孕公司污蔑说是生了只猫,还是死的,因而只给了一万块钱就把她打发了(原本生下儿子的代孕报酬是六万)。后来在话剧版本中,陈眉告状无门,只得和自己的乞丐父亲一起去蝌蚪孩子的满月宴,借助媒体曝光了这件事,但是最终依然无法夺回心心念念的宝宝。

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贯彻起来的方式和手段,也将会随着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殖繁衍的认知不断加深,而不断进化演变。野蛮暴力的行政手段,适用于计划生育政策推出的初期,用来快速有效的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也用来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因为仅仅靠宣传和教育,是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的。随着全民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男女平等的认知越来越深刻、传宗接代的意识不断淡化,那么经济手段作为行政的补充而被大力倡导也就不足为奇。到了近两年,二胎的全面放开,更是体现了国家在人口制度上的因势利导——或许等中国人生育的意愿变淡的如同日本和西方国家一样的时候,计划生育这一项基本国策,就到了该退出政治舞台的时候了。

正因为如此,如今当我看到很多西方国家的专家学者,一味批判计划生育的时候,我就难以理解。记得我在UNNC读大一的时候,就看到过关于计划生育的文章,持的是批判的态度,当时还年轻,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放到现在,我很反感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别国内政指手画脚的嘴脸。他们在批判这些的时候,可否了解过当时中国的人口问题,有走访过农村和偏远地区么,有亲身体验过这部分人群所面对的各种贫困问题吗?绝大多数都没有,他们以他们社会的普世价值来衡量中国人对于生育的认知。但是,一旦中国的人口问题波及到他国,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华人移民在各国所遭受的歧视和排斥,就是最好的例子。生活在国外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们,多少能感受到来自当地主流社会的疏远和歧视。还有持续了几年之久的欧洲和北非难民问题,看看发达的欧洲国家是以怎样极端的手段来对待难民的。一旦人口问题侵犯到他们的自身利益,破坏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抢了他们的工作、扰乱了他们的市场秩序、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这些曾经站在道德制高点,像圣母一样对他国行为指手画脚的人,又换了另一副无耻嘴脸。

年轻的时候,总是偏激,觉得自己受到了马列共和观念的荼毒,觉得自己所接受教育、所听到的声音都是片面的,所以迫切的想要听到来自远方的不同的声音,想要了解他们眼中的中国,带点儿批判的,也总是以愤青的角度来看我所在的社会,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是黑暗的。其实呢,那只是因为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而对西方世界崇尚个人自由主义的盲目崇拜。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美国英国G8国家的人民所处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我们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未必就不如他们。在看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问题上,现在的中国人,总是过于自卑,而西方国家的人,往往过于自大。说句难听的,我们中国人勤劳肯干,用得着你们这些一天只工作6小时,三天一罢工、五天一年休,连两位数加减乘除都算不好,天天只知道嗑药泡吧、partyBBQ的人来批判?端正态度,建立起独立的判断思维,不人云亦云,才是研究政治和历史事件的正确打开方式。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fz/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