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记者节,让书香弥漫


11月4日,《公共图书馆法》出台,从明年起政府买单,群众读书全免费,从各种读书节、农家书屋、自助图书馆到网上书城、电子书……我们正在迈步跨入一个阅读的黄金时代。习总书记倡导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阅读氛围已然形成,生活中飘满了书香。

都说读书是人类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读书还是一剂减压排毒的对症良方,亲爱的朋友们在这个第十八个记者节来临的日子里,放下所有的烦恼,让我们一起读书。书卷多情似故人,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体会“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的读书之乐吧!

今天,让青法君带你一起去看看记者、编辑们都在读什么书……

推荐人:朱清风

推荐书目:《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

推荐理由:最近刚读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欧洲最核心文学家之一,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长篇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感觉本书比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更耐读,本书通过讲述在伊斯坦布尔卖钵扎(相当于我们的醪糟)的小贩麦夫鲁特及其家族的故事,在读者脑海中拉开了一幅-年间伊斯坦布尔市民生活的画卷。小说一开始以主人公从邻居抢一个女孩私奔起笔,一道闪电划过发现手心里牵着奔跑的人并不是写了三年情书的女孩,主人公平淡的命运就这样在惊心动魄的奔逃中拉开了帷幕……

读完全书你会恍然觉得和主人公很有亲近感,因为每个人脑袋里都装着一些秘不声张的怪东西,陪着我们走完这短暂而漫长的一生。

推荐人:赵敬春

推荐书目:《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作者: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推荐理由:“越看越喜欢,越看越耐看,

越看越励志。”这就是《习近平的七年知

青岁月》的魅力。从朴实无华的字句间,可以感受到这位真正来自人民的领袖的独特魅力;从一同插队知情的讲述中,可以看到总书记对待艰难困苦的乐观豁达态度;从当地村民的口中,可以找到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来源……想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以及其坚韧不拔、卓尔不群的领袖魅力从何而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会告诉你。

推荐人:万马奔

推荐书目:《工匠精神》

作者:付守水

推荐理由:工匠精神,是美国家族企业历经百年而不倒的秘诀,是瑞士品牌屹立世界之巅的利器,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如果你希望改变现状、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成为被需要、被尊重、众望所归的成功者,就从当下的事情做起,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工匠。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内外丰盛的人生!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工匠精神这是我们所需要的,作者在书中明确地告诉我们,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推荐人:尕藏加

推荐书目:????????????????????????《田间寻诗》

推荐理由:????????????????????????????????????????????????????????????????????????????????????????????????????????????????????????????????????????????????????????????????????????????????????????????????????????????????????????????????????????????????????????????????????????????????????????????????????????????????????????????????????????????????????????????????????????????????????????????????????????????????????????????????????????????????????????????????????????????????????????????????????????????????????????????????????????????????????????????????????????????????????????????????????????????????????????????????????????????????????????????????????????????????????????????????????????????????????????????????????????????????????????????????????????????????????????????????????????????????????????????????????????????????????????????????????????????????????????????????????????????????????????????????????????????????????????????????????????????????????????????

书中作者对乡村的生活、乡村的魅力、家乡的思念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乡村的情感,乡村的所见所闻,心底的喜怒哀乐直接或间接地用不同的艺术方法表达给广大作者。一个小村庄作为诗歌的背景,家乡的情感,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反思,生活的思考,未来的梦想,爱情的喜哀,生命的价值等用最美和最顺的词藻分享给读者,这本书可以称的上有时代的特色和创作使命的乡村诗歌。

推荐人:辛雪莲

推荐书目:《草房子》

作者:曹文轩

推荐理由:《草房子》的故事就是成长的故事。秃鹤成长的故事,细马成长的故事,杜小康成长的故事。甚至桑桑的爸爸,桑乔也在成长。这些都是草房子里的美,成长之美。成长总伴随着感动。秃鹤一丝不苟地演活了杨大秃瓢,细马当家主似的卖树盖房,杜小康坦然的当小摊贩。点点的成长,点点的感动。那些离我们已远去小时候,看似平常却并不简单的生活,虽然我们的时代没有经历过,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成长,有时候我们会蓦然地觉得自己长大了。刚刚陪孩子一起读完这本书,推荐给大家,想陪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值得一读!

推荐人:钱志明

推荐书目:《好吗好的》

作者:大冰

推荐理由:

故事长满天涯海角,包括你和你的故乡

这本书讲述的是真实的江湖故事

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

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

………………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本大冰的《好吗好的》!作者将在自己小屋内听到的故事或“跑”来的故事一一为大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我觉得每一个故事都很生动,他抓住了每一个讲故事的人的内心活动和心理,把他们的内心想表达的东西全部呈现给了广大的读者。

推荐人:崔宁宁

推荐书目:《生活,是很好玩的》

作者:汪曾祺

推荐理由:

“生活,是很好玩的”是汪曾祺的人生态度。他以一颗赤忱之心,把一切事物都写活了。

该书一册囊括汪曾祺散文精华篇目。分为有味、草木和春秋三辑,从美食、植物、旧事等三个部分来展现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里写:“怀旧可以,不能只困在自己回忆的井里,要敢于面对过去面对未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文章看似文采斐然其实无病呻吟。”说真的,看完这句话,想想自己写的那些个文章,不禁打了个寒战。而看完这本书,才明白这句话说的真对,文坛大家的生活随笔,是有纵横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眼界的。

对生活心存热爱,从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活得有情趣,对世间万物皆有情,体察得细致。

汪曾祺先生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他想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

他的文风干净清雅,结尾淡如炊烟,余味但击人心,足以留下内伤。

读一点他的散文,你会更热爱这个世界。

推荐人:郭佳

推荐书目:《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推荐理由:《生死疲劳》,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直想拜读一下他的作品,但一直没有时间,直至在一次采访中,偶然发现采访单位的阅览室里有几本莫言的书籍,采访工作结束之后拿起书翻了几页,没想到越翻越想看,就这样,将莫言的《生死疲劳》、《檀香刑》、《红高粱家族》书籍带回了家。

《生死疲劳》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也是我一口气看完的,现实与虚幻结合的手法,非常不错。整个故事讲述的是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缩影。主人公本是一个地主,在解放初期被人民枪毙,枪毙后他进入阴曹地府,经受了所有磨难,一直没改口对阎王爷喊冤,要求回到人间。阎王爷无奈让他返回人间。他回到人间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刚出生的驴,并以一头驴的视角,讲述着人间的事情。后来结束了驴的生涯,他又投胎变成了牛,猪、狗,最后是短暂的猴,最后才转变为人。

推荐人:侯世蕾

推荐书目:《重返狼群》

作者:李微漪

推荐理由:最初是在微博上看到《重返狼群》纪录片的推荐,后来专门查到这本书,买来一睹为快,书中讲述的是一只名叫格林的小狼与年轻女画家李微漪之间的真实故事,格林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条由人养大后成功放归荒原的野性狼。深深的震撼到我的是,人与动物之前的温情,原来狼也是一种温柔的动物,格林会给生病的人类妈妈它最宝贵的野味,会为受伤的人类妈妈奇迹般的牵来马匹,他是一匹狼吗?分明是一个聪明感恩的孩子。这个故事可以唤醒人们心中的真与善,格林之所以能重返狼群是亦风与微漪在草原长达七个月的指引陪伴与守护,真爱在心,不分种类,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愿以打猎为生的人们能够放下屠刀,一起保护生物链,因为我们也是其中之一!

推荐人:雷洁

推荐书目:《追风筝的人》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美国)

推荐理由:这本书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亡美国。成年后回到故乡,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分种族,不分年龄...故事中哈桑的信仰,也许就是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阿米尔少爷”。风筝贯穿始终,承载着一个美好的寓意,亲情、友情以及背叛、自我救赎。故事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推荐人:李玮玮王雪

推荐书目:《解忧杂货店》

作者:东野圭吾(日本)

推荐理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想要告诉任何人的秘密,那就告诉解忧杂货店吧,他就像一个树洞,听你娓娓道来,然后为你解答疑惑,让你获得解脱,感知更美好的未来。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是一本你看完仍不想放下的书,人物关系紧凑,情节复杂却又不失条理。他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其实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但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不能立刻下决心,所以需要一个倾诉的窗口,给自己一定的勇气和决心。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通过一个杂货店的老爷爷演绎了人生的无数种可能。时间是解决所有忧愁的良药。故事中的人们为了解除自己的烦恼,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杂货店的老板浪矢爷爷咨询,而浪矢爷爷也会认真回答每一封寻求帮助的来信,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无论是作者巧妙设计的时光交错,还是信件的一问一答,都无形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在时间中聆听,在时间中思考,在时间中迷茫,在时间中领悟,体会,选择……在时间中一切爱与恨都会沉淀,顺流而下,随着时间的脚步找到答案和真正的自己。“我的回答之所以发挥了作用,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它们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答案都没有用。”

推荐人:李毛措

推荐书目:《百年孤独》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推荐理由:《百年孤独》,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南美著作。十几年前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就被书名吸引。起初,读到一半时都没明白到底写的是什么,后来搁置了一段时间,再次拿起这本书时,觉得好像被它影响到了。读过两遍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并不是一遇到悲凉的心境就需要人来安慰,因为谁也体会不到别人的孤独,善意的劝解反而会刺痛别人,会让人倍感孤独,适宜的离开也是一种默默的关怀。

孤独希望与安静和黑暗为伍,但人却要面向阳光,否则会在无限的孤独里被黑洞吞噬。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也许,我们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别人眼中。

推荐人:马富娟

推荐书目:《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张德芬

推荐理由:情绪低迷期,在采访时一律师朋友向我推荐了这本书,书中以小说的形式,以白领的角度,以老人的口吻,将生活描述的如此地透明。

我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快乐,自己的人生,却不知觉地做了生活的傀儡,成了“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重复着的,单调着的生活,早已将我们的寻找淡化,早已将我们格式化,早已将我们迷离了方向。无意中探知到了这种本质,不知所措,抱怨?抱怨?还是抱怨。我们似乎早已不能用一种平静的态度去对待,早已失去了这种淡定。

老人说:“我们不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老人仿佛就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我们所有人这种心态的不合适。我们总是用许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衡量、批判他人,探讨着别人的不当,生活的不公,却忽略了自己。只有改变自己的心态,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的生活。

推荐人:沈晓琛张璐

推荐书目:《看见》

作者:柴静

推荐理由:

作为记者,我们似乎对她的某些经历感同身受,但却又不是那么彻底;作为读者,朴实的文字,亲切的讲述,都值得我们细心研读,慢慢品味。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从她的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翻开这本书看看,你能看见些什么?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讲述在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同样我们也可以将作品看作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从进入央视到陈虻之死,我看见的是一位媒体从业者的前辈从懵懂逐渐成熟,从一位尖锐、激进的少女逐渐磨平棱角,温和圆润,破茧成蝶。

柴静在书中讲述的不是人,不是事,而是人生。生活中最勇敢的事莫过于,看透了这个世界,却依旧爱着它;有时候,你把什么放下了,不是因为突然舍得了,而是因为,任性够了,成熟多了,也就知道,这一页该翻过去了;一个人良好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对自己生活和情绪的掌控,来源于乐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从容的内心。正如柴静理解的幸福:即使开着破车只要前行就好!

推荐人:施晨

推荐书目:《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推荐理由:当我在玉树州杂多县进行为期半年的支援时,我的一位朋友为了能帮我打发那些无聊的时间,同时又能让我在那样艰苦的地方积极的生活工作,他送了我一套《平凡的世界》。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孙少平了,他不抱怨自己平凡的身世,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让自己的一生变得不平凡。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这本书让我知道,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人人都在忍耐着痛苦并将它们化为自己的力量,建造不平凡的世界。

推荐人:王贵超

推荐书目:《魔球》

作者:东野圭吾(日本)

推荐理由:这本小说的来历说来也是有趣,是我在买别的书时为了参加网店的满额促销而凑单购买的,只是因为在大学时打过棒球,所以将它放在了我的购物车中。

故事将的是一个叫须田武志的男孩,作为棒球队投手的他,一直努力着让养母和弟弟过好生活,朝着职业棒球手的方向不断努力着。直到无意中练习魔球,右臂受伤,气愤队友不遵守约定,一时冲动错手杀死北岗明--这个关心队友的接球手,之后竟不惜自杀以造成自己不是凶手的假象,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家人,为了他们的更好的生活,为了守护家人。不禁心疼,这么一个坚忍的家伙。

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那一句:那些人永不会在我们心中消失,赌上青春,赌上生命,拼命守护我们的人。

心疼,每一个生命消逝的背后总是藏匿着许多令人心疼的故事。

推荐人:张小娟

推荐书目:《锌皮娃娃兵》

作者:高莽

推荐理由:这本书并不是一本读来会让人愉快的书。但阅读,终究也不只是为了愉悦。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读一些会刺痛我们的文字”。

《锌皮娃娃兵》是一本有关阿富汗战争的纪实文学作品。本书作者是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知道她是年诺贝尔文学奖出炉时,因为她获奖了。

做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她用“讲话体”将参加阿富汗战争苏联军人及其家属的遭遇一一呈现。

锌是前苏联用来做棺材的外壳的材料,而装在锌皮里面的,是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中死去的数以万计的娃娃兵——他们大多只有二十多岁,有的甚至只有十几岁。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满怀爱国热情去参加一场”正义“的战争。战争的残酷程度不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可以想象的,在生死的拉锯中人性底线在不断地变化,活下来的人也已残缺不全。

战争是残酷的,错误无法修正,死人无法复活。阿列克谢耶维奇无意为任何人辩护,她仅仅是在记录,通过参与者、旁观者不同的视角,展现曾经和正在发生的一切。

推荐人:祝嘉忆

推荐书目:《我的前半生》

作者:亦舒

推荐理由:前段时间天气骤然变冷,静坐在窗台边一口气把亦舒的《我的前半生》看完,合上书时已暮色四合,窗外冷冷的风吹过,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再看看街边路灯洒下的星星点点,竟有种淡淡的喜悦,突然觉得自己释然了些什么。

书中写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西医太太,生有一对儿女,结婚十来年过惯了富裕、安逸、无忧无虑的生活,却突然遭到丈夫的抛弃。但亦舒笔下的子君没有沉沦,离婚后重新进入社会,慢慢摸索,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且小有发展,小说的最后她也重获爱情。我很喜欢一句话“与其找对的人不如找对的自己”,子君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找自己的女子,哪怕经历挫折、磨难,但是最终收获了最好的自己。

不知道曾几何时,每当看完一本书,我总会浮想联翩。我想一本书若能深受读者喜爱,大抵是因为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的样子,或清晰或模糊,这样才能引起共鸣吧,至少自己就是这样的。我想我释然了,因为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干着自己喜欢的记者职业,收获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推荐人:刘胜平

推荐书目:《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推荐理由:《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也代表着古典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毛泽东曾说:“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记得初读《红楼梦》是在高一,当时年少的自己并不能体会《红楼梦》的深意,只觉得林黛玉哭哭啼啼惹人心烦,于是便放弃;第二次拿起是在上大二,立志要把《红楼》读完,但最后依然败给了言情小说的诱惑;最后拿起是近几个月的事情,再看起来已经没有曾经的那种烦躁,反倒觉得一个人能像黛玉般纯粹的过一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多了几分对她的敬佩。对曹雪芹表达的封建制度的没落,也有了些许的理解。这是一本每看一次都会给人不一样感觉的书。

青海法制报新媒体中心

监制/赵敬春责编/万马奔制作/编辑车生福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哪里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fz/6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