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莫言出席北京图书博览会中国文学全球化,


“中国当代文学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面对来自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以色列、缅甸的四位翻译家,以及台下众多书迷读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再次展现出其幽默睿智的一面。8月23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西1馆也因莫言的到来,迎来了一拨摩肩接踵的人流,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展区也成为当天人气最旺的展区。

当天上午,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隆重开幕。当天下午,在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中国文化译研网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学与全球化时代——莫言作品国际传播沙龙”上,久不现身的莫言一出场即被热情粉丝团团围住。尽管荣膺诺奖已经过去近5年,然而有莫言出席的活动依然是媒体的焦点。多位读者抱着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最新推出的“莫言作品全编”长篇小说,请莫言签名留念。莫言也是一一应允,只是在保安的隔离护驾下,大部分粉丝未能得偿所愿。在贵宾休息区,莫言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独家采访,他认为中国作家应该放低身段,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更加有利于“走出去”。

莫言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在以“中国文学与全球化时代”为主题的对谈环节,据沙龙主持人、浙江文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曹元勇介绍,潜居家乡写作多时的莫言,此次是专程从山东回京参加图书博览会活动。穿灰色长裤、着浅色上衣的莫言,坐在保加利亚翻译家韩裴(PetkoHinov)与阿尔巴尼亚翻译家、阿中文化协会会长伊里亚兹·斯巴修(IljazSpahiu)之间,在西装革履之外更显惬意与闲适。位于右侧的缅甸翻译家、作家杜光民(KuangMin),以色列汉学家、翻译家科比·李雅各(KobiLevi)均翻译过莫言的长篇小说《蛙》,因此对此作格外钟情,并和莫言就小说中的人物原型及其性格的衍变深入探讨。莫言在现场讲述了一则“抢盐”的故事:抢劫者对被抢者说盐来自大海,而大海是所有人的大海,因此盐也就是所有人的盐。这则故事让现场观众忍俊不禁,但莫言讲到《蛙》中姑姑人物原型的故事,则让认真的听众陷入了沉思和缄默。记者还注意到,持续近一个半小时的沙龙对谈中,每当其他嘉宾发言结束后,莫言总会鼓掌致意,并会主动递接话筒,平易近人由此可见一斑。

莫言在中国文学与全球化时代沙龙中发言

另悉,韩裴从事中国古典和现当代名著的翻译工作,曾翻译出版过莫言《生死疲劳》等作品;而伊里亚兹·斯巴修翻译的《红高粱家族》等中国图书在阿获得高度评价。活动主办方表示,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夯实民族文化自信的社会基础,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是摆在每个中国作家面前的历史课题。显而易见,邀请莫言本人与四位外国翻译家探讨“中国文学在创作上、传播上,如何面对全球化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赞赏

长按







































得了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fz/2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