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包

游记访莫言旧居


莫言出生、成长的村子有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叫平安庄。村西是南北走向的东北乡路,村北是胶河。胶河从遥远的西南方宽宽展展、从从容容的走来,流经村子东北角之后,折而向东南。当地谚语,“长河一拐弯,必定出大官;长河拐弯处,必有贵人住”。如今虽说没有出大官,却出了一位比大官还声名显赫的大作家。

5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一行5人,寻访了莫言旧居。

旧居在村子的西北角,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农家院落。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书“莫言旧居”。大门很简单,两扇木门,门上方是草塔的小尖顶棚。进到院子,是一个不大的院落,地面平平整整的;四周的土墙并不高,围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天地。院子东西两侧原先有两个厢房。当年拍摄《红高粱》时,巩俐、张艺谋、莫言一起照相就在这个小院里,当时的东厢房还在,现在已经拆掉。院子四周,摆放着一些介绍莫言作品、图片的宣传栏,除此之外,就是进进出出的游客。

五间正房,当中是灶房,两边各有两间是卧房,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样子。老旧是它的显著特征,拥挤的游客越发衬出它的狭小、低矮和局促。但这并不影响我肃穆的心情。就是这样一个栖身之所,当年生活着爷爷、奶奶,莫言和叔叔一家,十几口子人。房子里面陈设着一点简单的家具。墙上挂着莫言的一张军装照和几张有些模糊的全家福。

旧居周围的几处老房子,也都开发了旅游景点。西边的一处是供销社,院外的墙体上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标语,里面设有“高密四绝”:剪纸、泥塑、扑灰年画和茂腔样板戏等展室,游客可以在这里买到高密最特色的精致纪念品。西南边的一处是高密炉包铺子,远远的就能闻到炉包的香味。稍远一点的东面是新建的莫言文学印象馆(原是莫言读过五年书的大栏小学),虽然才建不久,但也是古色古香的。

莫言的父亲还健在,和莫言的二哥生活在前街的新房里。其他几处老房子的主人也都健在,按照当地政府部门的统一要求,搬到了南边的新居。

高密县城南关还有一处不起眼的院落,也是莫言旧居。莫言的好多作品都是在那里完成的。莫言很孝顺,母亲的去世给他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后来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就是用来缅怀母亲的传世之作。这个作品给莫言带来了毁誉参半的评论,让他为之付出了一些代价,搁笔了好几年。

莫言获奖之后,平安庄就成了一处热闹的所在。每到双休日、节假日。全国各地的人都赶来参观、朝拜。人们都怀着一颗好奇之心,来看看这个诞生过大文豪的村落、旧居。据说甚至还拿一块砖、一把土带回去,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励志教育。这个村落、旧居本身,并不具有多少文化气息,并不具有开发旅游资源的潜质,但是因为诞生了莫言,就具有了一种神秘、耀眼的光环。蜂拥而至的游客,也许从这里学不到多少文化知识,但是能够来,就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因为前来谒拜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而不是金钱及其他。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胶河和平安庄,对于莫言,这是他生活成长的地方,这是他精神的故乡。浩浩荡荡的胶河水,还要继续给他带来不竭的创作源泉,引领者他继续开疆拓土,创作出一部又一部高山、大河式的恢弘巨作。

伟哉,莫言!

作者:璩存峰(潍坊七中教师)

感谢您的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白颠疯会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fz/14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