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来威海了!
1月19日,
“大美寻源”吴悦石、莫言、杨华山
翰墨三人行迎春书画作品展在威海市美术馆举行。
难道莫言老师在书画方面也造诣颇深?
来来来,听小编说说
三人行开当代联袂创作诗书画精品先河
这场名家合作的迎新春书画作品展,荟萃了吴悦石、莫言、杨华山三位当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历时一年有余创作的合作书画作品百余幅。三位大家的合作作品开当代书画名家深耕细作、联袂创作诗书画精品之先河。
在创作中,三位大家联袂探索出一种联合创作的崭新方式,或是先由杨华山画人物,吴悦石补景,莫言再提取画作精髓,凝练成精辟诗句;或是由莫言先作诗,两位大家再据诗意作画,在文学与绘画之间建立起了一个生动的互动模式。吴悦石、杨华山的绘画笔墨生动、意境丰富,莫言的题诗则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在这种合作互动中处处体现出电光火石般的灵感碰撞,创作出了令人惊喜的艺术成果。
给三位大师点赞!
杨华山:期待三人行带动众人行
杨华山在致辞中表示,三人行画展承载的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分坚守与创新传承。来威海举办展览的初衷,就是想用三人行的展览对社会发挥引导、启迪作用,期待三人行带动众人行,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莫言:文学艺术与故乡之情密切相关
莫言在致辞中表示,参与到这种创作形式中,变成每一幅作品的作者之一,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莫言介绍,中国画的传统是“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他戏称二位大家是“带着我玩”,带着他进入中国画恢弘的殿堂里。文学艺术是相通的,有这样一些参与中国画创作的独特体验,一定会对今后的文学创作产生帮助。
同时,莫言在致辞中深切表达了对山东故乡和威海这个他过去曾多次来过、“有美丽的山和美丽的水”地方的深情厚意。莫言认为文学艺术与故乡之情是密切相关的,对故乡的回忆、思念以及赞美等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内容。这次展览在威海举办他很高兴,几个月前他曾来过威海,没想到这么快再次来到威海。
戳视频看详细↓↓
展览时间:
1月19日至1月30日
展览地点:
威海市美术馆
艺术家介绍
序
吴悦石先生做序
自伏羲畫卦,文化肇始,乃成今日之大觀。莫言兄以悲天憫人之心,窮人間萬物之態,高懷大義,化為文字,遂享殊榮于天下,文余筆瀚,亦不掩其真。諸多品題寓正于諧,莊諧之際,妙語連珠,或文或白,或歌或偈,隱隱心痛,不做灑淚之狀,赤子之心,令人感佩。
華山兄以先賢為題,普世為懷,以老拙之筆,托錦心于筆端。縱橫塗抹,不求工致,而神趣自生,令人浮想聯翩。
藝術之所以傳世,皆以其真也。為真難。為真在品,為真在格。為真在膽,為真在識。為真在襟抱,為真在平常。三人行求其真也。
余于二友相合,三人終有行矣。行之遠近,有待時日。藝無止境,學海無涯,前人有皓首讀經,不墜青雲之志,我輩躬身踐行,不誤三人之意。挽手前行,余身有榮焉。
序
莫言先生做序
在威海这个依山傍海的城市,举办我与吴悦石先生、杨华山先生的书画联展,对我而言,实有诚惶诚恐之感。我自知才疏学浅,写字不知笔法,做诗不识平仄,私下涂鸦自得其乐尚可,但装裱展示于国学重地,实乃冒天下之大不韪,智者不为也。但吴、杨二先生盛邀之意难却,故斗胆附骥,供贤人君子方家哂正。
吾乡有谚曰:“学艺当拜名师,对弈必寻高手。”古来艺有所成者,多半不避谫陋,敢在名家大师面前献艺求教也。又闻友人曰:“不畏讥讽方能立志,不惧批评方能进步”,此亦我参加联展之私心也。
悦石先生是我敬仰日久的书画名家,多年前即曾登门求教,得益多矣。吾曾聆听悦石先生谈艺,又见其作画、写字,此生有幸也。先生创作时无丝毫表演做作之态,有散淡自由挥洒之意,而笔墨到处,纸上已是五彩缤纷,诗意盎然。敢在能在悦石先生画侧题词,是我一大光荣,将来可为在晚辈面前夸耀之资。
华山先生,吾兄也。同事十载,相知益深。他是多面手,能写能画,亦是诸多艺展活动的策划组织者。吾乡高密的“红高粱文化节”得华山兄助力多矣。此次三人联展,亦是华山兄一手操持。吾数次知难欲退,都赖他鼓励而继之。华山兄能写崎岖崚嶒的篆字,又能画古奥灵异的人物,令我钦羡而向往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吴、杨二先生在书画方面毫无疑问是我的老师。古人云:“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吾当以此次联展为起点,努力学习,争取进步。
丁酉莫言于北京
序
杨华山先生做序
中国书画乃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其创作要经历“师古人”、“师造化”到“融汇贯通”三个阶段,最终达到自由创作的艺术境界。这是古代书画名家的从艺路径,也是我们当今书画家必然要走的创作之路。需要强调的是,“师古人”非仅仅强调画之技法,经典学习、诗文修养也很重要。
南朝谢赫提出“迹有巧拙,艺无古今”。今人舍本求末者众,盲目接引西方的古典写实主义,这与书画界疏于对中国画文化哲理渊源的追溯密切相关,在文化、学理的层面上,其囿于一隅是不言而喻的。记得少时美术学校老师第一次带我写生,双手相交成一取景框,教我们取景方法。这种方式来自西画,一般而言,西方绘画总有一个固定的立脚点,只把视野所见的东西收入画面(当然有时也有些集中、变化)。中国画创作对于构图则有极为独特的视角,比如“经营位置”,可以全然不受这个限制而超脱固定的立脚点,超越一定的视野范围。当你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获得了一定的意境、有了一个中心思想内容时,可以把你经年累月所见所知以至所想全部重新唤起,只要是与这中心内容有关的,情调一致的,都可组织入画。所以,绘画要用眼,又要用心。可以说,西画用眼多,中国画用心多,故中国绘画之基础在哲理,西方绘画之基础在科学,两者的文化根基不同,呈现出来的面貌、气质、趣味也就不同,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故置陈布势,要得画内之景,兼要得画外之景。然得画内之景易,得画外之景难,这就要求画家全面的综合修养。
“三人行”书画展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新的艺术实践,也似乎是一种向艺术传统的回归。本来,文学与艺术密切相关,彼此难分,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二者却日益分离,甚至是渐行渐远。“道术将为天下裂”,长于书画者,往往不擅辞章;通于辞章者,又往往拙于书画。古代书画家都是能诗能文能书能画,我们离古人差的太远了!
自明清以来,不乏画家与书家合作的佳话,但与文学家的合作很少。孔廟和国子监吴志友馆长以落实中央恢复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神为己任,以“三人行必有我师”为题立項,可谓功在当代,意义深远。
此次合作,在近百幅作品创作构思过程中,每幅皆有故事。莫言老师题诗作文,吴悦石先生把握全局。形式上,有莫言老师先题诗的命题创作,也有我先画人、吴悅石老师补景,莫言老师最后题诗点题。其实,画画上的“题头”,把文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也是我国绘画上的传统。自宋代苏东坡肇始,盛于元代,明清继之,直至现代,源源不绝。如果“题头”内容好,书法好,墨色浓淡配合得调和,题在画面上的位置得体,会使画面主题突出,意境延伸。吳悅石先生學养全面、內涵厚重,莫言先生滿腹珠肌、宏儒碩學,腹有詩書氣自華,兩位先生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了得。吾每感佩之余,尤深深体会到画之气韵、古趣和画外功力的不易得,关乎学养和天分。
从艺如做人。创作过程中,两位先生“放下”和“自适”,不为钱累,不为官累,不为物累,不为心累的境界令我敬仰。艺术只在这样放松的状态下,才越能够看清自己,如果带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来创作,会离其纯粹性越来越远。
此次和二位老师共同创作“三人行”展,对我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幸得二位先生扶助,感悟自知。三人行,皆为我师,和吴悦石莫言二位老师合作,这种机会很难有第二次,我的收获还需在未来慢慢咀嚼回味……
丁酉杨华山于中國藝術研究院
展前创作花絮
综合:文化威海
猜你喜欢往期精彩
连降一周雪+-8℃,威海人挺住!天气开始大变脸了!
威海凌晨5点出动余警力和无人机侦查对付他们,网友拍手叫好!
威海人速看!电动车新规来了,强制限速、限重,并且…
“五险二金”终于来了!威海人工资条上将增加这笔钱!直到退休!
赞赏
长按哈尔滨白癜风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fz/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