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

莫言与中国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发言纪要


“莫言与中国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发言纪要(二)

李萌羽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有幸加盟张志忠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在金秋时节于山东大学青岛分校参加“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化自信”研讨会,我感到受益良多。我认为“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化自信”这一议题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重估,也关系到如何客观评判中国当代文学在当今世界文坛的地位,尤为重要的是它对我们思考中国文学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自信,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目前中外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贬褒参半,如“现代文学是五粮液,当代文学是二锅头”的说法曾一度引发了热议,很显然,这一评价暗含中国当代文学低于现代文学的价值判断。当代作家残雪曾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也持相对否定的态度,她说“不可否认,80年代至90年代,大家都写过一些好东西。但拿到今天来看,那种‘好’是很有限的,无论是情感积累还是文化积累都很稀薄。”此评价显然带有一定的偏颇性。而这种唱衰中国当代文学的论调其实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文坛、文学评论界及媒体就非常盛行,鉴于此,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等学者竭力捍卫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他指出:“如何评价年(或更早些年)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关键是如何给出文学史的和文学价值的评价,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难题。”他认为新中国建立60年来,目前“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对“当代中国汉语小说的几点肯定”部分,他以莫言为例,高度评价了其系列作品的艺术价值,认为莫言的《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汉语小说”“有能力概括深广的小说艺术”。

纵观莫言的文学创作之路,他的成功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其对国外文学及思潮尤其是西方文学及思潮的积极的借鉴与学习上,这使得他的创作在对现实、自然、人生、人性表现的广度、深度以及艺术创新上保持着与世界文坛的同步。另一方面莫言在借鉴国外文学的基础上有着很强的创作主体意识及文学创造力。对世界文学的借鉴,为他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使其获得了一种对中国文化与文学







































白癜风的药物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imuasm.com/ssfz/1028.html


当前时间: